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农村基层为什么留不住年轻人?

[ 作者:刘蓉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9-27 录入:吴玲香 ]

都说农村是一片广阔天地,在那里可以大有作为。大部分年轻人到农村基层工作,都是本着建设新农村、为人民服务、运用自己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科学知识为农村做贡献的态度,怀着满腔的热血来到农村,想施展自己的些许才能,希望能用自己的力量改变农村的面貌,也希望能干一番事业,能有一个舞台展现自己的才华,而且基层直面群众,经手的事务多样,能学到很多方面的东西,的确是一个锻炼人的好地方。

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目前的状态是乡镇、农村基层很难留住年轻人,很多年轻人都是一段时间后就想要离开,到更大的城市去发展,这就引发了很多思考,基层乡镇、农村究竟为什么留不住年轻人。

第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服务体系不完善。年轻人来到农村基层,很多东西都不适应,虽然说艰苦的环境能够锻炼磨砺一个人,但是面对基础设施不完善的情况难免会有心理落差,即使是生长在农村的年轻人,也会呆怕了农村,在外读书多年后也不愿意再回农村建设,所以需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为留住年轻的力量创造很好的硬性条件。

第二,农村基层事务繁杂,工作任务繁重。大部分乡镇、农村干部很少,年轻人更少,很多乡镇、农村干部在电脑办公、材料撰写方面都会有所欠缺,最终年轻人就会成为干事的主力军,常常一个人要面对多项事物,总有干不完的事,写不完的材料,加不完的班,而身边与自己同龄的人又少,心中的烦忧和郁闷难以倾诉,时间一长就会使身体和心灵俱疲,导致自己最初的热情减退,产生灰心丧气的情绪,自己的才华也很难找到适当的时机施展。

第三,乡镇、农村干部工资及待遇有待提高。现在很多乡镇干部的工资待遇其实并不高,由于待遇不足就很难吸引和留住年轻的人才,就会导致基层年轻力量流失。另一方面,基层编制较少,晋升空间有限,年轻人经验不足很难受到提拔和重用,就会打击进取的信心。

第四,基层年轻人个人问题令人担忧。很多年轻人都是从学校出来之后就到乡镇、农村基层贡献力量,基本上都还未成家甚至都还没有对象,而且乡镇、农村圈子小,尤其一些偏远的地区,与外界接触又少,找对象就成了大问题,再看看自己的工资待遇,更是没有成家的信心,再者,即使是成家了的人,父母老了,孩子还小,常年呆在基层,谁来照顾他们的生活。

其实年轻人也想要为基层贡献自己的力量,也想要建设美丽家乡,但是很多东西往往限制住了发展的空间。基层想要发展,年轻人也是中坚力量,想要留住这股力量为基层建设添砖加瓦,应该着力解决好他们的后顾之忧,给予充分的保障,做好引导工作,增强年轻人扎根基层的信心,是他们能够更好地服务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作者系云南省玉溪市易门县铜厂彝族乡股水村村官)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