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2月26日消息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日前,为着力解决驻村帮扶中选人不优、管理不严、作风不实、保障不力等问题,更好发挥驻村工作队脱贫攻坚生力军作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重点人抓重点事,重点事重点人抓。当前,脱贫攻坚工作已进入关键时期,作为县委县政府委派的驻村工作队,不仅形式上要吃在村、住在村,关键是行动上要干在村,要在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上,发挥重点人的作用。
目前,有的地方由县级以上下派的驻村工作队员,并不是针对扶贫工作派出的有针对性的能干的业务骨干,部分单位出现了应付、敷衍的情况,由单位派出的,恰恰的年龄偏大,即将退休的干部,这些人年纪偏大,电脑使用不熟悉,在单位上已经退居二线。部分单位为应付了事,将业务骨干留在本单位,派出的驻村干部业务能力有限,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这样就会造成,基层的扶贫工作工作量大、内容繁杂,但是驻村干部并帮不上大忙,长期以往,就会造成驻村帮扶成效不大,进而影响脱贫攻坚战的进程。
中国乡村之声特约评论员、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认为,扶贫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就是选派的人员不够精准,因为扶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作,不是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指导乡村发展,帮扶老百姓摆脱贫困,所以被选派的人提出的措施必须是有针对性的、有效的,同时,他还要真正了解老百姓的需求和乡村产业的发展特点。
选对人,才能发挥驻村干部的职能,才能实现驻村扶贫的初衷,应完善机制,各单位派出驻村干部后,应有相关人事部门进行审核,驻村工作队员才能发挥重点人作用。
(作者系浦贝社区大学生村官)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