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基层治理需要培养“专业化”的村干部

[ 作者:刘厚廷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7-16 录入:吴玲香 ]

为教育引导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扎实做好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工作,青海于3月至6月,对全省4607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进行了全员培训,首次实现省级轮训全覆盖。(人民日报,2018年07月15日)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以村(社区)党支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组织基础,要确保党的大政方针、上级决策部署与基层实际相结合,就需要党的基层组织深刻领会上级要求,准确把握乡村发展的新局势,实现基层治理规范化。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最重要的职责就是宣传和执行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带领全体党员、干部和群众发展经济。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其实,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作为农村一线的“领头羊”,怎会不想为群众多办些实事,改变农村的面貌呢?但由于他们受思想观念、知识水平、开拓创新能力以及资金、地域的局限,在各项开展工作中深感无奈。许多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虽然是某个领域的行家里手,但他们在新兴产业面前却往往无从下手,存在短期思想、短期工作行为,只看当前,缺少远见卓识、缺乏长远规划。

笔者认为,基层治理需要培养“专业化”的村干部。只有提高村干部,尤其是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抓好党建、致富增收、群众工作、民主管理、廉洁自律等“专业化”能力,才能增强他们为农村发展贡献力量的信心。思路决定出路,很多村党组织书记缺少的不是经验,而是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只有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的原则,在培训中着力解决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会干事”的问题,才能促使其将知识带回自己的岗位,更好地进行具体实践。

青海省委组织部的这次培训,通过课堂讲授、案例教学、视频教学等多种形式,系统全面生动的讲解,提高了学员的思想认识和党性修养,使全体学员普遍受到一次深刻的党性教育洗礼。同时,还按照“基层党组织书记最需要、结合实际最紧密”的标准,会同省委党校编印的学习教材,满足了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的日常学习需要。这样的培训有利于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初步掌握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知识,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履职能力和政治觉悟,成为“专业化”的村干部。

村干部在经济建设中有没有作为,决定了在群众心中有没有地位。对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的培训,是以其为突破口,打造“专业化”村干部队伍的有效途径,当打造出能力突出、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群众认可的村干部队伍时,方能全面发挥出基层党组织的作用。

(作者单位:四川省江安县桐梓镇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