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对“迟发扶贫羊”懒庸作为要零容忍

[ 作者:赵茂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5-30 录入:吴玲香 ]

2018年2月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和县塔什艾日克乡诺尔巴什拉木村的68户贫困户领到了“姗姗来迟”的680只扶贫羊。这些扶贫羊早在2015年初就该分发,却因为当地主管部门、乡镇扶贫干部底数不清、疏于监管,导致贫困户足足等了3年之久。

为了一只羊,足足让贫困户翘首等待了三年,真的是“等的花儿都谢了!”

如今,脱贫攻坚已进入最后的攻坚拔寨阶段,时间不等人,党和政府压力山大,却有个别干部不以为然,自始至终敷衍应付,从贫困户摸底就工作不实不准,致使扶贫羊难以发放,这样的尴尬,令人愤怒,岂能不从严查处,给社会一个交待。

案件中,扶贫羊拖了三年才发放,并非遇到了什么大事情,仅仅是因为底数不清,相关干部就不闻不理,任凭扶贫羊在账面上“睡大觉”,而走不到贫困户家里去。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懒庸心态作祟,因为庸导致工作不落实,未摸清贫困户底数;因为懒,以事不关己心态面对,不想去解决问题,才会令扶贫羊久久发不出去。一言以遮之,还是责任心出了问题,羊是否及时发放到位,对己没有直接影响,才会无视贫困户的迫切等待心情。

换一个角度想,如果扶贫干部稍微负责一点,在精准脱贫刚行动时,就应该老老实实走村访户,把贫困户的情况摸准摸实,之后的发放工作,也就再无障碍。退一步来讲,即使前期摸底不准,之后还可以“亡羊补牢”,多下几次基层,几天时间就可以弄得清清楚楚,也不至于拖上三年。

说实话,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党中央反腐正风的力度零容忍,一些干部自以为“不贪不占也不拿”,只要不违纪,就不会有事,纵容了个人的惰性心理,也丧失了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当起了“撞钟和尚”,一旦遇到事情,短时间难有结果和回音。

迟发扶贫羊,说轻点影响到几十户贫困家庭的脱贫进度,说重点关系到脱贫攻坚的大计。对沉不下心,缺乏苦干实拼,损害贫困户利益的行为,只有发现一起、严肃问责一起,才能形成有力震慑,为脱贫行动提供足够的纪律保障。

(作者单位:四川绵阳市梓潼县人大)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