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积极走访调研助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

[ 作者:禾苗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8-05-25 录入:吴玲香 ]

近日,四川省委办公厅发出《关于在全省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的通知》强调,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在全省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5月21日 新华网)

乡村振兴战略已进入实打实的落实年。乡村要振兴,需要产业支撑,而乡村的产业发展需要集体建设土地做载体。如何为投资者做好土地要素保障,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是必要之举,同时,积极盘活农村闲置房屋和宅基地,变农户的土地“资源”为“资产”,也能增加农户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因此,积极响应省委“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号召,以走访调研为工作主线,将土地制度改革做好做实,将大力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

走访调研促落实。基层一线负责土地改革工作的党员干部应结合本地农村农业的工作实际,不靠办公室里的PPT和文件来“脑补”,应将走访调研工作变为常态化,走到基层一线去“实测”,只有真正走出去,才能发现基层土地的实际问题,牢牢把握农民的主体地位这个根本要求,始终把保障农民土地权益放在首位这个原则,优化改革工作的思路措施,在合法合规的政策框架下,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大力推动农村产权制度的落地落实。

走访调研寻问题。土地制度改革过程中是否有损害农户的利益,能否保障农户的根本利益,能否得到农户的认同......此类问题都必须走出办公室,紧密结合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到田间地头、街头巷尾去询问农户们,才能接触到农户心理诉求有什么,获取到农户的真实需求有哪些,体会到农户的担忧和顾虑是什么,倾听并尊重农民的真实意愿,可形成实实在在的调研报告,供上级组织部门做决策参考。

走访调研可释疑解惑。土地制度的改革,需要基层党员干部有创新有担当有作为,针对农村闲置集体建设用地如何开发利用、存在的实际问题以及亟须解决的诸多困难。上级组织部门应经常主动走访调研,用现行的土地管理法和土地制度改革等政策,及时为一线改革工作者和农户释疑解惑,保证土地的流转程序依法依规,也用政策给农户吃“定心丸”。

基层改革工作者应扎扎实实开展走访调研工作,加快走访调研的频率,加深走访调研的强度,加强走访调研的力度,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而积极作为、不懈努力!

(作者单位:四川省蒲江县国土资源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