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宁夏精心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把工作往实处做向深里走,着力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使之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的重要平台。(5月16日 中国组织人事报)
在实施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为了加强乡镇驻村干部队伍建设,使工作作风在一线得到转变,干部能力在一线得到提高,工作责任在一线得到落实,具体问题在一线得到解决,一些地方政府精心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把工作往实处做向深里走,着力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使之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的重要平台。那么,作为驻村干部,又当如何做好驻村工作呢?笔者认为,做好驻村工作既要提高素质又要改变作风。
一方面做好驻村工作要创新驻村干部教育培训,重在提高驻村干部综合素质。在目前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领导干部受培训的机会多,一般干部受培训的机会少,而专门面向驻村干部的教育培训更是少之又少。完善、创新驻村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培养锻炼其学习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依法办事、驾驭经济工作、开展调查研究、协调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开拓创新、抓工作落实、拒腐防变的能力,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另一方面做好驻村工作要加强驻村干部作风建设。改善作风,就要明确驻村干部职责,把责任分到每个驻村干部身上,使其切实挑起重担,“愿抓、敢抓、会抓”农村工作。驻村干部从职责上来讲,要求做到“宣传、协调、帮扶”。一是宣传,及时宣传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涉及“三农”的法律法规,传达上级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和重要会议精神,引导农民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发展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二是协调,了解和掌握农民生产生活状况和农村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向上级党委、政府反映农民群众的思想动态和社情民意。协调好村级组织之间的关系,增强村级班子的合力,摸清村里的不稳定因素,协调好村干部和群众之间的关系。三是帮扶。帮助村两委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培育农民收入的增长点,促进农民增收和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莫道乡村苦,农家米饭最养人。”作为驻村干部要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决不空许承诺,决不失信于民,要强化廉政意识,坚持廉洁自律,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不给基层加负担,不给群众添麻烦,严格遵守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有关规定,树立好驻村干部的良好形象,才能有效激发共同脱贫致富的强大力量。
(作者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镇)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