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得好,查得好!真是大快人心啊!”日前,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车桥镇乡镇企业服务站原站长陆道军因利用职务之便收受他人好处、非法占有和挪用公款,被淮安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此前,陆道军已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此事一经传开,就成为当地干部群众的热议话题。(中国纪检监察报 5月10日)
“无利不起早”。如此一说或许过于功利,然近年来,还真有一些党员干部如同本案中的陆道军:“老板们来找我帮忙,他们获得了效益,理应分我一些。他们若不送,我就直接要”怀揣“小九九”,把服务变为“邀功单”者。从情节看,无疑是大有“挟权力以令商人”谋私利之嫌。但,把分内之事当成贪腐的一个幌子或一块遮羞布,终究是“竹篮打水”。
揆诸近年来查处的党员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之便违纪违法案例,像陆道军这样自以为受贿手段与服务“对等”,却最终难逃落马结局的不乏其人。在利益的驱使下,奋不顾身给污染企业创造一切机会,俨然把自己管辖的“一亩三分地”当成了自己的权力自由王国和封闭的“土围子”。试想,如果所有的监督部门都这样,交警接受贿赂,那条街交通会怎样?矿山老板和地方官员投桃报李、心照不宣,他们能从哪里把凭空多出来的潜规则成本消化掉、赚回来呢?自然要狠挖矿山资源潜力,在矿工利益、安全投入、环保投入等方面能省一点是一点。那么,以偷产罚款和借钱的名义,先后两次向企业老板张某索要3万元,也就“心安理得”了。
“君子爱物亦应取之有道”。党员领导干部一旦思想上放松,底线失守,让自己的兴趣爱好卷入政务活动,演变成权钱交易,势必就成为贪腐的前兆。带着下属公款吃喝,出入娱乐场所,两三年就欠了20多万的赌债。为了弥补贪图享乐“挖”出的经济窟窿,除了向服务对象索要钱财,还把手伸向了集体资金,利用职务之便,以骗取、侵吞、虚列开支等方式,非法占有公款共计30余万元,挪用国家专项资金15万元。陆道军的结局再一次例证,把权力变成弄权、徇私的工具,就算能忽悠群众,一时的欺上瞒下,“玩火”离“自焚”也就不远了。
权力是把双刃剑,尤其手握一定自由裁量权的领导干部,更不能失范、越轨,玩“权力自肥”的游戏。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果没有可以为不法者谋求利益的重要职务在身,没有可以“创造”利益的权力,这种服务变“邀功”还可能存在吗?更不会冲着“人情往来”。可见,惩罚的板子除了重重地打在贪腐官员身上,打在拥有监督权的部门身上,更要打在监管机制上。方能让官员明白,自己只是公正地履行“裁判员”的职责,而不要直接间接的“下场参赛”,或是吹一次“黑哨”分得一杯“羹”。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坚守公仆的本色,筑牢守法的底线,经得住利益的诱惑是每一个党员干部必须坚守的。奉劝那些把“权为民所赋”视为“权为己所得”,把“权为民所系”变为“权为己所系”,把“权为民所用”变为“权为己所用”者,省省吧!监督的“哨声”是公平的象征,谁在吹“黑哨”,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作者单位:四川北川县组织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