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友“云南烟云”在微博上发布了一份《偏岩村关于王家村村民小组刘道宽、熊彩元夫妇违规操办酒席的处理决定》,决定表示,由于该村一村民因乔迁大摆宴席,决定对其通报批评并停止该村民所在村民小组的道路硬化工程、农村危房改造指标安排以及停发该村村民小组全部低保等等。(北京青年报-北青网 2018年1月31日)
面对村民违规操办酒席,破坏文明节俭的新风尚和村规民约,村委会按照相关规定对其进行通报批评,是恰到好处,有理有据,无庸置疑的,困此对村委会迅速反应,认真负责的态度,必须要予以肯定发扬。
能在网引起争议,说明问题也并非如此简单,村委会在努力作为的同时也犯下“糊涂”。从强化管理来说,村民因个人原因被通报批评,是合理合法、理所当然。但是,村委会因此就要停发全村低保,停止村民小组道路硬化工程,甚至不为村民出具任何证明,不仅是“矫枉过正”,更有乱用权乱作为,违规违纪之嫌。
幸好威信县相关部门及时介入,村委会的决定虽已“面世”但并未生效,否则在人民群众中就会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虽然村委会的错误得到了及时纠正,但事件本身也值得思考和吸取教训,不仅暴露出基层权力的监督约束存在薄弱环节,更说明基层治理的复杂性坚巨性要引起重视。
从偏岩村的处理决定可以看出,近年来,虽然移风易俗,树立文明节俭的新风尚,已经初见成效,但少数民众借婚丧乔迁之机大摆宴席,借机敛财的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负面作用明显。在各级管理考核日趋严格的情况下,面对根深蒂固、久病成疾的陈规陋习,要一禁而绝、完全铲除,确实是摆在村委会面前的难题。难怪,偏岩村村委会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做出“糊涂”的决定。
当然,为了遏制不良风气,就拿困难群众“出气”,让民生工程“背锅”,不仅让人感觉有“此地无银三百两”“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之意,更是让感觉浓烈的官僚主义,乱用权乱作为的气息。
村委会作为村民自治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执行者,不仅拥有相应的权力,也是人民群诟病和吐槽的重要“源头”。在具体实践中,不可否认也存在权力滥用,甚至以“村委会自治”代替“村民自治”,出现不受制约、不受监督的现象。像偏岩村为了遏制陋习俗风而做出损害村民利益的“糊涂”决定,就是的例证。
扎实推进基层治理,促进社风民风家风持续好转,构建和谐宜居的新农村幸福生活,既要严格坚持共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引导村民自觉遵章主动作为,更要加强村委会建设,对村委会权力进行有效监督的同时,还要严格村委会的责任追究,确保基层权力始终在制度的笼子里运行,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委编办)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