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奏响生态文明建设最强音

[ 作者:何竹梅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0-23 录入:吴玲香 ]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环境保护,一系列的环保举措付诸实施,我们居住的环境正在得到有效的改善。今年两会上,又提出了“打好蓝天保卫战”的响亮口号;在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再度重申,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美丽中国”的建设有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数十年来,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创造了一个个人间奇迹,如今,我们的家园正在美起来。

早在2013年,中央城镇工作会报告中就提出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说:“一个地方的幸福很重要,要记得住乡愁……”诗意的语言,铿锵的决心,让广大群众建设美丽家乡的信心倍增。乡愁,是一种思念,一种牵挂,一种情愫。作为自己“土生土长”的故土,烙下的岂只简单的记忆?那些背井离乡的游子,书箱底层珍藏一撮“乡井土”,就是珍藏了一份割不断的情怀,这也是幸福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是呀,“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之所以历来受到文人墨客的称道,很大程度上就是取决于那“绿水青山”。2012年全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评选中,“绿色”占了很大的比例。当然,那份“绿”还包括环保生活的各个方面,诸如可持续性城镇化、环境保护与治理、低碳发展、建筑设计、废水处理、垃圾处理、高科技技术以及医疗等行业等。这些项目的完善,将大大增强城市的“幸福感”,结合“最美乡村”建设的战略目标,使城镇的“绿”在自然、调和等方面乡村化,让乡村的“绿”在规划、设施上城镇化。

“珍惜自然资源,共营生命绿色”,面对日趋恶化的自然环境,全人类都在高度重视,都采取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正是站在世界的高度作出的英明决策。眼下,人们对大自然人为破坏的步伐并没有停下来,在个别地区还较为严重。因此,我们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已经迫在眉睫,“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是我们必须要走的文明发展之路。

“家园只有一个,地球不能克隆”,“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为让有限的资源能够无限的循环,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的植树活动中要求“亲近自然,了解自然,保护自然”,为了青山不老、绿水长流,“要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撸起袖子加油干”。是呀,我们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顺应自然之道谋发展,奏响生态文明建设最强音,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懈努力!

(作者地址:四川省合江县自怀镇)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