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扶贫领域监督执纪也要打好持久战

[ 作者:王和全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8-14 录入:实习编辑 ]

近日,贵州省纪委出台了《关于在扶贫领域开展“护民生、促脱贫”监督执纪问责专项行动的工作方案》,《方案》要求从2017年至2020年重点围绕扶贫领域开展好监督执纪问责,推动落实“两个责任”,以铁的纪律服务保障脱贫攻坚。(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8月10日)

在中纪委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以来,多地陆续开展扶贫领域监督执纪专项行动,曝光查处了一大批扶贫领域违规违纪典型案件。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线长时间久,加之扶贫领域项目多资金多,违规违纪问题易发多发,因此监督执纪决不能搞一蹴而就,而必须打好“持久战”。

此次贵州省纪委出台的《方案》,要求在扶贫领域开展“护民生、促脱贫”监督执纪问责专项行动,时间2017年到2020年覆盖了精准扶贫全时段,重点紧盯扶贫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保障、社会保障兜底等涉及贫困群众切身利益问题,针对性操作性都很强,可以说为各地构建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长效机制起到了示范作用。

加强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力度,本身就是纪检监察机关新形势下的“题中要义”。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力量,其道是“监督执纪问责”,其术要围绕中央决策部署走。“明制度于前,重威刑于后。”要做实监督教育制度这“前半篇文章”,公开扶贫政策与细则,拓宽举报渠道,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加大曝光力度,形成强有力的震慑;建档立卡,动态管理,编制更加缜密的扶贫制度笼子。并要做好“执纪问责改革”这“后半篇文章”,以“零容忍”的态度,严查贪污挪用、截留私分,优亲厚友、虚报冒领,雁过拔毛、强占掠等问题,对胆敢向扶贫资金财物“动奶酪”的严惩不贷。对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的,对扶贫工作不务实不扎实、脱贫结果不真实、发现问题不整改的严肃问责,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保驾护航。

扶贫脱贫有竞时,正风反腐无穷期。扶贫领域贪污腐败问题解决的怎么样,关系社会发展稳定大局,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如期实现,衡量的标准是群众满意不满意。因此决不能让“扶贫项目”变成个别人的“致富项目”,决不能让扶贫这个“民心工程”变成“伤心工程”。对此,纪检监察干部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要让监督执纪“探照灯”照亮扶贫领域每个角落,形成“哪里有扶贫项目,那里就有监督”的工作机制。对违规违纪问题不仅要做到发现一起,就查处一起,还要做到发生一起,就发现一起。

让贫困人口脱贫,是习近平总书记情之所系、心之所惦,是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打好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持久战”,保障脱贫成效真正得到群众认可,经受住历史检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任重道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