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解决西瓜滞销还要靠当地政府担起责任

[ 作者:天地人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7-28 录入:吴玲香 ]

这两天,河南郑州街头的西瓜价格“跳水”,不少瓜农出现卖瓜难。家住许昌鄢陵的女孩康平,家庭贫困,今年家里种了十多亩西瓜,眼看西瓜成熟,一家人为卖瓜犯了愁。得知消息后,康平的母校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一次买光了她家所有西瓜,分批免费发放给了暑期留校的师生。(07-27 大河报)

西亚斯国际学院解决该校贫困学生康平家的西瓜滞销的事迹,达到了帮助和慰问一举两得的效果,理应受到点赞。但是像若干个康平家的西瓜滞销问题又应该如何解决呢?应引起当地党委和政府的思考。

农产品的种植应以市场为导向。在脱贫攻坚向纵深推进中,一些地方党政领导在引导群众发展产业上,缺乏对市场的精准分析,盲目借取外地产业发展的经验,集中成片规模种植西瓜等农副产品,既无龙头企业的带动,又无加工储藏企业的支撑,市场信息不通畅,导致种出的农副产品滞销,不仅增产不增收,而且伤害了种植农户的积极性。因而,各地党委政府在引导群众在发展农副产业,即要精准对接市场,又在在新奇特上下功夫,才能调动群众发展产业致富的积极性。

解决西瓜滞销,政府应分忧解愁。面对许昌西瓜滞销,西亚斯国际学院已先走出了一步,但仅靠一所学校,难以解决当地西瓜滞销的问题,而是要靠当地政府担起对接市场的主角。政府要借助互联网的优势,运用当地各类媒体,宣传地方特色农产品,对接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同时,领导干部要有山西一名市长推销当地农产品的胆略,亲临市场做推销工作。从而带动当地干部利用利用信息畅通和人脉资源关系,采取有效措施,在刺激本地消费市场的同时,吸引各地客商前来采购,为滞销的西瓜构建畅通的销路,解决瓜农的忧愁,让群众的辛勤的汗水在政府的关爱中有所收获。

对接市场发展产业,助力群众脱贫增收。近年来,先后在一些地方出现了农产品滞销的问题,在政府和社会的关心中得到了解决。然而农产品滞销的教训应吸取,因为关心到农民致富增收的大问题。为此政府在指导群众发展产业上,要引导其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方式,因地制宜地发展新、奇、特的生态农产品,培育地方品牌;在巩固传统销售渠道的同时,借助互联网加大宣传力度,构建网上销售渠道,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同时,党员干部要在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上下功夫,利用走基层活动等形式,协调解决好当地农副产品的包装、宣传、销售问题,才不会出现了农产品滞销后,受到各方关注才去应对。

许昌市当地政府要有西亚斯国际学院解决西瓜滞销问题的胆略和气魄,借助《大河报》等各类媒体的优势,拿出解决西瓜滞销的有效办法,以自己辛勤的汗水换回瓜农脸上满意的笑容。

(作者单位:盐亭县科技和商务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