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甘肃省纪委下发《关于强化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的通知》,要求坚决整治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对扶贫领域的问题线索优先处置,挂牌督办,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纪律保障。(7月27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党和政府始终追求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和大规模、有组织的国家脱贫攻坚行动,我国贫困人口大量减少,贫困地区面貌显著变化。特别是近年来,党和国家瞄准贫困人口实施精准扶贫,加强农村养老、低保、医疗、教育、农业和生态保护、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移民搬迁等工作,脱贫步伐进一步加快,扶贫工作成效显著。但我们也要看到,“扶贫开发工作依然面临十分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形势逼人,形势不等人。”
2020年全面实现脱贫目标,是党和国家做出的庄严承诺。如期实现脱贫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 直接关系到中国数千万人民的福祉。但一段时间以来,发生在在扶贫过程中形形色色的腐败行为却一再刺痛公众的神经。贪污侵占、截留私分、虚报冒领、挥霍浪费、私存私放扶贫资金;多头、重复、虚报项目套取、骗取扶贫资金;在扶贫贷款、项目实施中吃回扣、拿“红包”;资金发放中索要“跑路费”“辛苦费”;以权谋私、滥用职权,失职渎职、抢占掠夺,导致扶贫项目出现“豆腐渣”工程或烂尾工程。以上行为,不仅扭曲了国家政策,损害政府权威和公信力,更加剧了群众的对立情绪,危及到党的执政地位。
“重典治乱必须重拳出击。”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时期的头等大事来抓。针对扶贫领域违规违纪行为高发频发,对扶贫领域监督执纪也必须体现“头等地位”。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对十八大以来的群众来信来访大起底、“回头看”,对扶贫领域的问题线索优先处置,挂牌督办,通过“精准定责、精准监督、精准问责”,对精准扶贫工作不力或弄虚作假的严肃问责,对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党员干部依纪依规严肃处理,对精准扶贫工作中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从严查处,以铁的纪律推动精准扶贫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我们坚信,只要坚定“咬定青山不放松”“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坚持“问题不查清不放过、责任不落实不放过、处理不到位不放过、教训不汲取不放过”的原则,以零容忍的态度严惩扶贫领域的违纪违规行为,做到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绝不姑息,就一定能稳步护航“精准扶贫”,就一定能够打赢脱贫攻坚这场决战,进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中共游仙区委组织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