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加强村干部的监管,需久久为功

[ 作者:栖寒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7-05 录入:实习编辑 ]

  村官的权力虽然不大,但如果缺少有效的监督,也会滋生较为严重的贪腐问题,在村民中造成不良影响。到底应该如何监督村干部?乡镇纪委如何发挥作用?(人民日报 7月2日)

  农村作为服务群众的第一窗口,村干部作为国家政策和便民服务的主要落实责任人,村干部权力运行是否合法规范,直接关系基层社会人心向背,事关农村和谐稳定。长期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在规范村干部权力运行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还是存在一些村干部在权力行使上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各种问题,以权谋私,与民争利,甚至损害群众利益、村务、财务公开走过场、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等等。这些问题尽管发生在个别村干部身上,但损害了村干部队伍形象,给干群关系造成负面影响,不利于农村发展和稳定。

  基层的作风腐败问题也不是一两天产生的,根治村干部的作风腐败行为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基层腐败的原因众多,比如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同级监督制约机制,上级对村干部权力监管不到位,村级财务公开制度没有真正落实,纪委监察部门存在监督困境等等方面。因此,治理基层腐败和加强对村干部的监管工作不可能一劳永逸,而应将加强村干部监管贯穿工作的始终,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和工作准备。

   一直以来,加强村干部的监督管理,是一项长期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破解的重大课题,对于促进农村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工作规范,促进农村社会和谐,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笔者认为,有效规范和约束村干部行为,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农村干部队伍,加强村干部的监管,需久久为功。

  立足当前,加强村干部的监管,就是要在制度上下功夫。一是针对财务不清楚、群众不信任问题,落实审批、审计和财务公开制度;二是要建立健全责权利相统一的村干部考核奖惩激励机制,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适时调整村干部待遇;三是加强完善各项体制机制,通过建章立制推动基层腐败工作的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

  着眼长远,就要在治本上下功夫,着力解决村干部腐败的思想问题,确保治理效果的长期性和可持续性。如何做到这一点?一是要建立健全思想教育常态化工作机制,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使广大村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克己奉公、勤勉敬业、依法办事,为村民服好务;二是要经常开展村干部学习培训,使之学会和掌握正确的群众工作方法,自觉摒弃“明哲保身,但求无过”的好人主义思想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漠然态度,自觉摒弃简单粗暴的工作方法,勇于担当,不回避矛盾、不推诿卸责。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各级党组织,针对加强村干部的监管,一定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啃硬骨头”的毅力,一项一项破解,一年一年地抓下去,久久为功,抓出成效,营造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多为群众办实事好事的风气。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镇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