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高山村乡村旅游开发将以红绿相衬为途径一一将红色旅游与包括自然生态旅游、富確农业旅游在内的绿色旅游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科学构建旅游产品体系,进而以红色旅游感召市场,绿色旅游留住游客和增加游客消费。
一、 情况简介
高山村因村后有高耸的山峰而得名,系乡人民政府驻地。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有263户村民,总人口 1 116人。全村总面积1. 87平方千米,耕地48, 7公顷。高山村经济目前以农业为主,主产稻谷、烤烟、大豆、油茶、水果等农产品。
二、 发展条件
1、交通区位条件
高山村位于新田县东南部高山乡,距县人民政府驻地龙泉镇15千米,有省道有215经过村域。
2、基础设施条件
高山村是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全村主要道路已实现硬化,宜居、宜业环境建设已在较快地进行。
3、自然生态条件
高山村自然生态景观较差,表现如下:
(1)高山村丘陵广布,山林以松树为主,植被景观单一,旅游美学价值需要提升。
(2)高山村水域景观缺乏,全村仅有1座小水库和5座山塘, 且缺乏过境客源水。
4、旅游资源条件
(1)红色旅游资源
高山村重要红色旅游资源有郑作民故居。
郑作民将军系中国抗日英雄,1986年,国家民政部颁发烈士证,追认郑作民为革命烈士。
郑作民将军的故居位于高山村中部,始建于1937年,1939年完工,占地面积2 667平方米,由1个朝门、2栋正楼、1栋伙房和1 座礼堂建筑组成。整个院落坐北朝南。4栋主体建筑位于院落正中,分前后两排排列,砖木结构,硬山顶小青瓦二层楼,四面青砖勾缝,具有典型的西洋风格。每栋东西长17米,南北宽22, 8米,占地面积377.6平方米,建筑面积755.2平方米。现为市级文物保护
单位。
(2)农业旅游资源
高山村农业生产有一定特色。在水果生产方面,属于名优土特产的有高山柑子和高山马蹄。在养殖方面,属于名优土特产的有高山灰鹅、高山土鸡、高山土鸭和高山土猪等。
三、发展现状
目前,高山村乡村旅游开发局限于红色旅游浅层次开发,其主要表现如下:
1、自2012年以来,已先后投资300余万对郑作民故居进行了修旧如旧的修缮,并在故居前面修建了约2 000平方米的游客广场和停车场兼用的场地。
2、郑作民故居巳被列为湖南省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并被列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3、目前,郑作民故居旅游客源市场规模小,因故居旅游活动内容单一,游客在故居停留时间短暂,对高山村经济发展几乎没有产生带动作用。
四、发展思路
1 、以红绿相衬为原则,构建旅游产品体系
高山村乡村旅游开发将以红绿相衬为途径一一将红色旅游与包括自然生态旅游、富確农业旅游在内的绿色旅游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科学构建旅游产品体系,进而以红色旅游感召市场,绿色旅游留住游客和增加游客消费。
2、广泛利用红色文化,强化红色旅游开发
广泛而又科学的利用红色文化,丰富郑作民故居红色文化内涵,尽量做大做强高山村红色旅游。
3、尽快提升生态景观,促进绿色旅游开发
(1 )结合残次林改造,通过科学栽培彩色叶树等途径,优化现有山林林相。
(2)结合油茶基地建设,大规模优化生态景观。
(3)从旅游美学角度出发,结合富硒水果基地建设,营造优美的生态农业景观。
4、建设富石西农业基地,夯实绿色旅游根基
高山村将积极建设六大富硒农业生产基地一富硒柑桔、富砲油茶、富硒大豆、富硒水稻、富硒蔬菜和特色养殖等基地,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富硒农业旅游,实现农旅结合、农旅互促、农旅互进。
五、旅游产品体系
根据高山村乡村旅游发展思路,拟构建由6大类旅游产品组形成的旅游产品体系(详见下表)高山村旅游产品体系
六、旅游产品开发
1、观光型旅游开发
(1 )红色文化观光旅游开发要点
① 提升红色旅游配套设施与服务水准。譬如,在故居前广场立郑作民将军雕像,提升广场景观与功能。
② 恢复笃亲堂。
③ 拓展红色旅游观光内容。譬如,可在故居内建湘南抗日纪念馆。
④ 利用现代科技提升红色文化展示水准。
⑤ 在尊重历史和突出乡味、乡韵的基础上,优化故居周围的生态景观〔譬如,在故居前的小塘栽培莲藕〉。
⑥ 以整齐就是美为原则,对以故居为中心的可视范围内的民居建筑进行统一"穿衣戴帽"。
(2)富硒坩桔基地观光旅游开发要点
① 增加柑桔品种,延长富硒柑桔生产基地观光旅游季节,淡化柑桔观光的季节性。
② 挖掘柑桔文化内涵,使富硒柑桔生产基地具有较高的旅游文化品位。
③ 在富硒柑桔生产基地开发花香浴,使游客在柑桔花盛开季节,获得嗅觉美和视觉美兼有的享受。
(3)富硒油茶生产基地观光旅游开发要点高山村现已成片栽培了 680亩富確油茶树,故将利用此条件大力开发旅游。
① 实行油茶栽培与土鸡养殖一体化模式,既可提高油茶生产的经济效益,又可丰富旅游产品。
② 利用循环生物链在油茶园放养土鸡,并借机开发油茶园土鸡养殖观光旅游。
③ 开发油茶花观光〔十月的油茶树,果花同株,怀胎抱籽,放眼油茶林,枝头白茫茫,银灿灿,如烟似雾,胜似春日梨花;呼吸一 口 , 一股淡淡的清喷沁人肺腑(故有"九月菊花黄似锦,十月茶花小阳春"之说)传统搾油工具观光等旅游。
2、思维参与型旅游开发
(1)以涉及郑作民人生经历及其背景的知识为依托开发思维参与型旅游。
(2)以富硒柑桔基地、富硒油茶基地等为依托开发思维参与型旅游。譬如,油茶树为什么长茶片、茶桃?
3、采摘及技巧、体能参与体验型旅游开发
(1)依托富硒柑桔基地开发丰富多彩的采摘及技巧、体能参与体验型旅游。
(2)依托富硒油茶基地开发采摘及技巧、体能参与体验型旅游。譬如,可让游客进行茶片与茶桃采摘与品尝[清明前后的新叶偶然会长出一个泡来,名叫茶片(或"茶泡""茶饵"),将茶片放在嘴里细嚼,能体会到一抹清甜(茶片未成熟时是红色或者是绿色, 成熟后会脱一层皮,里面的肉质呈银白色或者白色,肉薄的吃起来香,肉厚的吃起来水份多且脆,把茶片串起来晾得有点蔫时吃起来则味道更好)。茶桃白白大大(茶花大部分结成油茶籽,也有少部分结成茶桃),厚厚的肉皮,空心无核,吃一口又酸又甜。
(3)将油茶栽培和放蜂结合起来(油茶林中,蜜源丰富,放蜂, 既可获得蜂蜜,又可提高油茶座果率,达到多授粉,多花多果的目的,每5亩林地,可放蜂一箱),借此开发观蜂"摘蜜"旅游。
4、特色餐饮体验型旅游开发
(1)以富硒坩桔、富硒大豆、富砲蔬菜、特色养殖产品、富硒大米等为主要食材^特色厨艺开发富確养生旅游餐饮。
(2)尽量使餐饮设施生态化,营造富有生态气息的就餐环境。
5、旅游购物开发
(1)"高山六宝"一一高山柑子、高山马蹄、高山灰鹅、高山土鸡、高山土鸭和高山土猪
(2)搞好旅游购物品的文化包装。
七、旅游设施建设
1、旅游基础设施
(1)旅游景观道
以便于农业生产并兼顾游客活动为原则,建设乡村旅游景观道。生态停车场
在不破坏郑作民故居整体氛围的前提下,在故居附近建设树阵式生态停车场,泊车位为100个左右。
(2)旅游厕所
建设1 ~2座星级旅游厕所。
2、旅游服务设施建设
(1)利用郑作民故居设置游客接待服务与管理中心。
(2)以村民空置房为旅游住宿餐饮设施。
(3)将油茶文化元素深度融人农家乐,形成油茶文化主题农家乐。
3,消防设施
在郑作民故居建设完善的消防设施。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休闲农业职教周刊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