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冯奎:政府工作报告为什么没有重点再提特色小镇

[ 作者:冯奎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3-08 录入:王惠敏 ]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研究员冯奎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城镇化目标实实在在。需要关注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在总体工作部署上强调要“扎实”,二是没有专门讲“特色小镇”,而是提出“支持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

冯奎认为,对于中国城镇化与城市发展而言,2016年可以说是顶层设计的大年,一系列影响深远的重要文件与规划在这一年陆续出台。2016年2月初出台的《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在落户政策、城市建设管理、城镇化形态、土地制度、住房政策、投融资体制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针对城市规划前瞻性、严肃性、强制性和公开性不够,提出了工作意见,要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

2016年,国家出台《“十三五”规划纲要》,在城镇化部分强调提出“三个1亿人”、新生中小城市、特色小城镇、智慧城市、绿色森林城市、海绵城市、地下管廊(网)、美丽乡村等八个重大工程。

冯奎认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城镇化的工作任务,包括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居住证全覆盖、支持中小城市、特色小城镇发展、推进一批有条件的县和特大镇有序设市等等,与此前中央、国务院提出的要求充分吻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这些城镇化工作任务,更加强调的是抓落实、见行动、出效果。在这其中,具备条件的县和特大镇设市等,牵涉到体制与机制深层次改革,尤其值得关注。

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没有提“特色小镇”,而是将其并入到“支持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的表述中。冯奎认为,一方面,“特色小镇”的推进工作已经列入到有关部委的工作中去,正在按部就班地进行,例如住建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多部委提出要在“十三五”时期,要重点培育1000个特色小镇。近一段时期以来,关于特色小镇的支持性政策已经出台了很多。与此同时,许多专家学者提出在特色小镇发展中要警惕“一哄而上”。

另外一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是更加凸显建制型小城镇的重要抓手与平台作用。我国有将近20000个建制型小城镇,它们是推进城镇化的现实载体、存量载体。小城镇的作用不能被忽视,还应加强。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城乡中国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