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
为科学认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融资困境,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金融服务创新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长效保障机制研究”课题组于 2015 年 1 月至 8 月对除西藏和新疆外的西部 10 个省级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课题组在每一个省级单位发放问卷 300 份,总共发放问卷 3000 份,实际回收问卷 2790 份,剔除缺乏关键信息的问卷 87 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 2703份, 有效率为 90.1% 。
二、研究结论
论是种养殖业大户、家庭农场, 还是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 户主的年龄、户籍状况、文化程度均会对其接受 P2P 网络借贷的意愿产生影响,而性别、婚姻状况和健康状况等则不会产生影响;家庭氛围对其接受 P2P 网络借贷的意愿产生影响;金融机构和基层政府对 P2P宣传力度、农业生产条件、农业技术培训、农技人员服务、名优特产推介、农产品加工包装水平与物流体系健全状况、农村治安状况等对其接受 P2P 网络借贷的意愿产生影响;信息化建设满意程度对其接受 P2P 网络借贷的意愿产生影响。
(一)年轻人更容易接受网络贷款
第一, 与年轻人相比, 中老年人特别是中老年创业者与传统金融机构打交道更多, 他们更为熟悉传统金融机构抵押贷款的诸多限制, 基于对自身的清晰认识, 他们更有可能会直接选择通过 P2P 网络借贷获得融资;
第二, 与年轻人相比, 中老年人特别是中老年创业者可能会在电脑使用方面存在缺陷, 但其自身大多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是 P2P 网络借贷公司重点关注的对象。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 P2P 网络借贷公司会专门为中老年人特别是中老年创业者提供专业的培训服务, 解决他们使用 P2P 网络借贷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 这会直接影响他们在融资渠道选择方面的倾向。
(二)城镇户籍更愿意接受网络贷款
第一, 拥有城镇户籍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绝大多数信息都较为灵通, 思维较为活跃, 往往会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科学认识 P2P 网络借贷, 在很多时候, 他们可能会把 P2P 网络借贷作为自身重要的融资渠道;
第二, 尽管 P2P 网络借贷在发放贷款方面具有快捷性的特点, 但 P2P 网络借贷在某种程度上仍看重抵押品, 城镇户籍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多有以商品房为代表的抵押品, 他们更愿意接受 P2P 网络借贷。
(三)文化程度越高越容易接受网络贷款
与传统的实体金融机构贷款相比, P2P 网络借贷是新的金融业态, 有其自身的特点。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来说, 要在短期内弄清楚什么是 P2P 网络借贷、P2P 网络借贷有什么优缺点、P2P 网络借贷的风险有哪些是比较困难的; 而对于文化程度较高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来说, 对这些问题则比较容易理解。进一步地, 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身文化程度的影响, 他们对 P2P 网络借贷的认识存在差异, 不同文化程度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 P2P 网络借贷自然会采取不同的态度。
(四)家庭氛围越民主越容易接受网络贷款
与传统金融机构相比, P2P 网络借贷的风险更为猛烈。对于民主家庭来说, 为了有效缓解自身面临的资金困境, 家庭成员往往会同心协力, 共同承担风险, 个体承担的风险和压力相对较小, 故他们接受 P2P 网络借贷的可能性要大很多;
而对于独裁家庭来说, 是否通过 P2P 网络借贷来缓解自身的资金困境以及由此而承担相应的贷款风险, 户主面临的方方面面的压力较大, 他们极有可能在压力面前选择从条件苛刻的实体金融机构获得贷款。
(五)信息化程度越高的地方网络借贷愿望越低
在信息化程度高的地区,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够更为方便快捷地掌握新的金融业态变化, 除P2P 网络借贷外, 还能够通过其他新型融资渠道获取资金; 而对于信息化程度低的地区来说,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新的金融业态变化掌握不够全面, 可供选择的融资渠道相对较少, 在诸多条件的限制下, 更有可能直接选择从 P2P 网络借贷渠道获得资金。
(六)金融机构和基层政府对P2P宣传的越多越容易接受网络贷款
P2P 网络借贷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较短, 普通民众对其缺乏足够的认识, 自然也少有尝试通过 P2P 网络借贷获得贷款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若金融机构和基层政府加大对 P2P 网络借贷的宣传, 不同种类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极有可能会选择通过 P2P 网络贷款获得资金。
(七)农业生产条件、农业技术培训、农技人员服务、名优特产推介越好越容易接受网络贷款
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农业技术培训的强化、农技人员服务质量的提升和名优特产的持续推介, 这些都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导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扩大农业生产经营规模而面临资金困境的概率,P2P 网络借贷作为新型的融资方式, 可以很好地满足不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不同融资诉求, 自然也会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时所考虑的对象, 这是有利于促进 P2P 网络借贷的发展的。
(八)农产品加工包装水平越高与物流体系越健全越容易接受网络贷款
第一, 农产品加工包装水平的提升和物流体系的健全需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入大量的资金, 而相当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又游离于传统实体金融机构服务范围之外, 迫使他们尝试通过 P2P 网络借贷获得资金;
第二,农产品加工包装水平的提升和物流体系的健全, 必然会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 导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扩大农业生产经营规模, 以便不断满足逐步扩大的农产品市场需求, 这也会导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尝试通过更广阔的融资渠道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 新型融资渠道 P2P 网络借贷可能会成为他们的选择。
(九)农村治安状况越好越容易接受网络贷款
第一, 良好的农村治安环境, 可以有效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 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与此同时,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稳步发展也会加大对各方面资金的需求,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为 P2P 网络借贷在农村市场的开拓提供新的契机;
第二, 良好的农村治安环境, 有助于强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法制意识, 减少诸如骗贷等借贷行为中违法乱纪现象的发生, 可以为 P2P 网络借贷在农村的发展夯实基础。
三、政策建议
第一, 对 P2P 网络借贷进行正确的宣传和引导。对 P2P 网络借贷的宣传, 可以采用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 也可以借助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新型媒体; 通过对 P2P 网络借贷的宣传, 要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充分认识到 P2P 网络借贷虽有快捷便利的特点, 但其自身的风险也是不可忽视的。
第二, 对 P2P 网络借贷进行科学的规范和约束。比如, 可以通过民间借贷服务中心对 P2P 网络借贷进行规范, 并将相关交易数据及时在政府主管部门进行登记备案; 以通过信息行业服务协会进行规范, 严厉打击 P2P 网络借贷过程中的违法乱纪行为; 还可以通过 P2P 行业协会自身的行业自律, 强化对 P2P 网络借贷的规范。
第三, 强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征信体系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 P2P 网络借贷的接受意愿, 不仅受 P2P 网络借贷的影响, 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受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身条件的制约。政府部门要强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征信意识, 注重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征信资料的收集,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征信体系, 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渠道融资创造条件, 有效缓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融资困境问题。(新三农-小伟 对文章进行了整理)
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财经论丛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