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胡颖廉:食品安全监管专业化应调动社会力量

[ 作者:胡颖廉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2-20 录入:王惠敏 ]

由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指导,中国食品安全30人论坛主办,中国经济网承办的“2017中国食品安全30人论坛年会”在京召开。图为国家行政学院副教授胡颖廉在论坛上发言。

为更好把握食品安全“十三五”规划的内涵,加快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推动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由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指导,中国食品安全30人论坛主办,中国经济网承办的“2017中国食品安全30人论坛年会”在京召开。国家行政学院副教授胡颖廉在论坛上发言表示,未来五年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有四个重要方面:法制化、标准化、信息化、专业化。

第一,法制化,就是法规、法律、制度建设。

第二,标准化,主要是技术规范,标准认证等。

第三,信息化,就是智慧监管。

第四,专业化,核心落脚点是人和队伍。有专业化的队伍和人员才能有专业化的监管。

当前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如何推动专业化监管队伍专业化建设是重中之重。“美国FDA分为9级,检查食品有9个级别;加拿大是每一种类型都有一种检察员,比如水产品、肉制品。所以说我们国家整体队伍建设是滞后的,这个滞后就带来我们专业监管水平跟不上产业风险水平的发展”,胡颖廉说。

胡颖廉介绍,去年的时候,国办发布了一个管理办法,食药总局也有一些思路和动作,想推专业化。2017年中央提出工作的基调是“稳”字当头,除了要有改革的精神,还要在改革的总基调下稳定的推行专业化和职业化,有更好的待遇,权责能够一致。

如何理解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关联?胡颖廉表示,第一,需要做一个制度设计上大的突破,像考律师执照一样,职业化监管人员也需要职业资质,需要考资质证书,可以叫做职业安全工程师,通过以后再分级,一个安全事务所就可以作为一个独立法人来承担,这就是一种外包,这就调动了社会力量。

第二,除了社会力量以外还需调动产业积极性。产业界尤其是大企业,它的监管专业化水平远高于我们国家现在一些地方。可以和整个产业结构建立一个监管联盟,让这个产业来助推监管水平的提升和专业化水平的提升。(记者 王婉莹)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中国经济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