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李佳飞:农产品品亮才能价高

[ 作者:李佳飞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1-09 录入:王惠敏 ]

澄迈福橙达到20元一斤,桥头地瓜达到19元一斤,还有拍出“天价”的无核荔枝、无籽蜜柚……这些出自澄迈的特色农产品,虽然价格高昂,但仍然供不应求。原因何在?笔者以为,这得益于当地以品牌为先的农业发展战略,农产品只有品牌响亮,才能提高身价,进而广受欢迎。

众所周知,农业品牌,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如何打造好、维护好,却很费功夫。关于品牌打造,有一句话说得好——“做品牌如养孩子,不为短期利益,只为他能健康成长。”确实,做品牌如同养孩子,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谨小慎微、精心呵护,不能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要从农业的长远发展一点一滴付出,一点一滴积累。

以福橙为例,澄迈不仅在健康富硒的土壤上多年试种、培育、改良品种,政府还专门拨款设立福橙研究所,专注无病毒健康芽条的培育和标准化种植技术的推广。在市场营销方面,澄迈也是不遗余力,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连续多年带队赴北京、台湾、上海、深圳等岛外大中型城市宣传推广。在农业品牌的培育上,澄迈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人力和物力。

有机、绿色、生态,作为健康农产品的关键要素,作为品牌农产品的重要支撑,在澄迈不是一句句空口号。农产品生产有着严格的执行标准和监管体系。澄迈一直强调“以工业理念发展农业”,所谓工业理念,就是要标准化。通过标准生产,农产品不仅富含硒等微量元素,也更符合绿色、安全的消费需求。同时,为了保证农产品的质量,澄迈建立了覆盖面极为广泛的农产品“可追溯”体系。正是靠着这样坚持不懈的努力,才换来了澄迈农产品供不应求的喜人现象。

澄迈农产品发展之路启示我们,品牌建设是一个坚持不懈的过程。虽然海南农产品有着庞大的市场需求,但能否走得长远,关键还在于能否形成叫响全国的品牌。做大做强热带特色现代农业,就要瞄准品牌建设,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新华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