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何川清:如何找准贫困户脱贫的原始动力

[ 作者:何川清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1-30 录入:实习编辑 ]

虽然2020年全部脱贫目标已定,扶贫也不能成了“干部干、群众看”的独角戏,可以通过“早干多支持,晚干少支持”等竞争性政策设计,让那些习惯于“等钱要物,躺倒不干”的贫困户站起来、干起来。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2016年11月28日)

围绕着2020年全部脱贫目标,全国各地吹响了脱贫攻坚的响亮号子,为了在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干部动起来了、第一书记动起来了,但是群众还在观望中……为啥出现这样的反差,干部帮群众脱贫,造成 “干部干、群众看”的“扶贫独角戏”,如此尴尬的现象;因此只有找准贫困户脱贫的原始动力,才能让贫困户真正的动起来。

一是找准阻遏干部与群众交流互动的因素:“扶贫独角戏” 干部干、群众看显示,“A角”干部一厢情愿的动起来了,“B角”群众还在旁边看戏,充分说明贫困户的思想意识确实要慢半拍,等、靠、要的思想意识严重影响了和阻遏了贫困户与干部互动交流的状态。

二是找准干部与贫困户沟通焦点: “扶贫独角戏”表明干部与贫困户在沟通上出了一定的问题,说明干部还不是很了解贫困户真实的心里想法,其实有的贫困户的心里还打着个人的“小九九”;因为有一些贫困户几乎每一年春节,都得到了国家、政府的各种慰问和补助的“甜头”,有时候习惯就养成了懒惰的缘由,或许是在下意识里,贫困户可能还认为,如果我以后脱贫了,国家还会管吗?

三是扶贫政策实施要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在农村生长的我们更知道贫困户的心里状态,他们之间经常消息互通的,关于脱贫,你知道贫困户是如何关心的吗?他们也要相互比较和攀比,当然他们攀比的不是自己干了多少脱贫的实际工作,而是攀比上级在扶贫工作中,给了张家多少实惠?给了李家多少福利等等,总之他们比较的是如何得到政府更多的扶持等等;如果在扶贫工作中稍有细微的偏差,都会挫伤贫困户敏感的心。

因此,脱贫攻坚永远在路上,要实现全部脱贫,我们的各级干部在扶贫中,需要更深入到田间地头去了解群众的思想、分析贫困原因,找准贫困户在与干部互动中的不积极的因素,才能激发贫困户动起来、站起来、干起来的原始动力,在扶贫干部的引领下、指导和手把手的帮扶下,将国家的扶贫政策一件一件的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温暖贫困户的心,只有心动才能行动。

我们期望通过扶贫干部不辞辛劳、细致入微的攻坚工作,从心底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原始动力,启动贫困户与干部互动的良好氛围,舞动脱贫攻坚的大旗;让贫困户与扶贫干部心跳频率一致、步调一致,朝着脱贫致富的方向,劲往一处使,早日走出贫困区、摘掉贫困帽。

2016年11月28日

作者单位:四川自贡卫计党委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