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王久臣:我国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 作者:王久臣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1-25 录入:王惠敏 ]

由中国循环经济协会农业循环经济与生态修复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富通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承办的2016中国循环农业发展论坛今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成功召开,会上,农业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副站长王久臣以“我国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为题发表主题报告,小编根据发言整理以下内容与大家分享。

农业生态转型的背景

1、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农业农村经济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实现“六连增”,与城镇居民的比例缩小到2.73:1。

农业生产稳步增长,粮食生产不断跃上新台阶,单产达到365.5 kg/亩,总产实现历史性的“十二连增”。

王久臣:我国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图1)

2、农业资源环境约束日趋紧张

农业用水量大,部分区域地下水严重超采;化肥、农药、农膜等投入品不合理使用,畜禽粪便、秸秆处理不当,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耕地质量下降,农产品质量安全受到威胁。

3、新形势新要求新举措

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背景下,如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实现绿色发展和资源永续利用,是必须破解的现实难题。

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资源节约、生态保护的发展路子,直接关系到城乡居民的“米袋子”、“菜篮子”、“水缸子”,既有利于实现农业农村节能减排,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有利于改善农产品品质,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满足城乡居民对农产品、生态和文化的需求,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具体实践和必然要求。

生态循环农业推进情况

1、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

为改善环境污染、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各项政策接连上阵,《全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15-2030年)》《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总体规划(2014-2018年)》,明确了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循环农业的发展思路、目标要求和重点举措。《农业部关于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提出“一控两减三基本”的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和《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等配套意见方案的出台为循环农业发展提出指导。

2、以试点示范带动区域生态农业建设

王久臣:我国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图2)

近年来,国家做了很多政策性的研究,提出了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具体思路,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基于各地农业发展条件,针对区域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集成组装各关键技术措施,探索长效管理机制,在基地(乡村)-园区-市县-省不同尺度逐级开展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建设,总结提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模式:

村为主体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2014年以来,农业部启动了13个涵盖不同主导产业类型的现代生态农业基地建设,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园区、家庭农场为载体,从最突出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入手,因地制宜开展生态农业技术试验示范。

企业园区为主体区域生态循环农业示范

2015年,农业部与国家农发办启动农业综合开发区域生态循环农业试点项目。以区域农业废弃物“零排放和全消纳”为目标,采用种养结合的方式,重点开展农药化肥减量、养殖废弃物处理和秸秆综合利用等相关建设,促进区域农业生产废弃物生态消纳和循环利用、种植业与养殖业相互融合。

王久臣:我国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图3)

市县为主体循环农业示范市

2007年以来,在河北邯郸、山西晋城、辽宁阜新、江西吉安、山东淄博、河南洛阳、湖北恩施、湖南常德、广西桂林、甘肃天水等10个市(自治州)开展循环农业示范市建设。系统规划,谋划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思路,加强示范,统筹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整省推进生态循环农业试点省

农业部与浙江省签订合作备忘录,浙江省提出力争通过3年(2015-2017)左右时间的努力,通过实施“十百千万”示范创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化肥农药减量、清洁田园推进、农业节水、生态模式与技术集成推广、农产品品质提升和生态自觉提升等八大专项行动,全面推进“一控两减三基本”,探索形成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体系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

为推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部启动一批重点项目,建设一批试点县:

启动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建设

启动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试点县建设

在9流域18县实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

在10省(区)开展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县建设

启动100个种养循环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建设

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对策

着重处理好四个关系

♦ 处理好保生态与保供给的关系;

♦ 处理好生态循环与投入品使用的关系;

♦ 处理好政府、社会和农民之间的关系;

♦ 处理好典型示范与整体推进的关系。

重点抓好四项任务

♦ 坚持统筹兼顾,优化产业结构;

♦ 坚持减量优先,推进农业清洁生产;

♦ 坚持循环利用,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

♦ 坚持试点先行,推进示范带动体系建设。

结语

推动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系统工程,要更加注重政策创设。加快形成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补贴制度,积极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等参与建设。大力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地膜农作物秸秆回收加工、有机肥生产等服务。多措并举,全力推动生态循环农业“十三五”期间再上新台阶。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中农富通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