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说了——
“我想提醒大家,2016年并不好过。过好了,你就当马云说错了,过得不好,你要相信,其实大家过得都不好,挑战只会越来越大。”
其实,这些意见领袖还是站在“传统”观点来看待问题了。现在很确定的一点,就是“天变了”,至少是正在“变天”。
只要顺应趋势,识得天气的变化,现在、当下,何尝不能找到新的机会点?
这一方面,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至少是一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2016年,呈现在我们县域电商领域的,更多的是机会本身。我记得2015年的淘宝大学年会上,我曾做了一个题为《黄金十年的八大机会》分享,今天就继续谈谈2016年的八大机会吧。
2016县域电商八大机会
1、机会一 电商扶贫
“电商扶贫”成为政策爆发点。
2015年11月27-28日,中央召开了史上最高规格的扶贫工作会议,七个政治局常委全部出席。作为对全世界的一个承诺,中国要在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现有的的7000多万贫困人口的脱贫与减贫,是执政党在十三五期间的一个艰巨政治任务。在诸多的脱贫攻坚的工程中,电子商务也是以其精准性、普惠性备受重视。现在需要解决的几个矛盾,电商扶贫如何由点及面、如何由短期见效到长线机制建立、如何由简单的销售到生态圈的重构、如何实现公益切入与市场运作的有效结合?这些矛盾与问题,需要在实践中解决,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
2、机会二 农旅结合
寻求“农旅结合”的创新模式,最大程度将互联网+的效用在乡村得以体现。
除了大农区的县域外,大部分县域的农特产,规模并不大,也由此导致在价格上可能并没有突出的优势。所以,就近销售,本地化市场恰恰是这些产品最好的选择。随着乡村游、周边游、农业游的兴起,通过旅游业的提升,实现农旅结合式的发展,可能正是本地农特产、手工艺品等很好的第三条道路。这一点,云南、贵州以及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地,都有一些成功的案例,相信新的一年会有更大的突破。
3、机会三 返乡大学生/农民工
返乡大学生、农民工成为双创主力军。
农村淘宝在全国各地招募合伙人,掀起了一波波的双创热潮。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推进,去产能、去库存,传统企业继续加速转型。可以预见,就业环境会继续恶化。在这个环节下,部分劳务输出大省,包括四川等地,纷纷围绕着农民工、大学生返乡创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何针对这一群体的双创,推进“要素供给”,是各地县域政府需要及早考虑的。目前,很多县域,农村淘宝基本上按百里挑一的比例在寻找合伙人。我对很多县域领导建议,不要把其余希望做合伙人的落选候选人“丢了”,要保护与支持他们的创业积极性,要通过这一群体做好双创。
4、机会四 区域品牌打造
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的打造。
县域电商的发展,加速推进了农产品公共品牌时代的到来。县域农产品规模小、品牌力弱,需要抱团,才能喊出声音来。从品牌切入,整合县域整体资源,通过标准化流程与溯源技术的应用,进而助推县域产业结构的梳理,提高本地产品、行业乃至产业整体产出,富民强县。可以预见,会有更多的县域选择这一突围策略。早做早受益。
5、机会五 县域抱团
从平台电商的生态输出到县域抱团主动出击。
无论是农村淘宝、京东邦还是苏宁云商、一号店,过去的一年间,从“唤醒”电商意识到“植入”县域电商生态,都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尤其是阿里,从淘宝大学的县长班到农村淘宝的布局,再到县域电商大会、淘宝村高峰论坛,做了很多努力。这一年下来,县域电商的氛围已经大不同,尤其是山东、河南、贵州、新疆等地,几乎是成了县域前所未有的“一致行动”!新的一年开始,更多的县域会抱团寻求电商发展的新突破,大家都不满足于现状,需要寻找更多的连接点。
6、机会六 电商外的其他领域
县域经济的互联网化开始从电子商务延伸到其它领域。
如果说2015年是县域电商的元年的话,各县域政府轰轰烈烈帮着平台电商做下行,竭尽可能帮着农民吆喝做上行,政府甚至直接干了服务商的活,都可以理解。但我们的公权资源局限于这些表面层次的努力,那是极大的浪费。政府必须站在互联网+的高度,推进县域社会经济的全面互联网化。所以,包括电子商务在内,政府的角色都要往纵深发展,围绕着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政策性要素供给、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等等,推进互联网+在政务、民生、交通、医疗、教育、旅游等诸多领域的落地。
7、机会七 县域大数据
县域大数据开发成为一个热点。
大数据一样会成为县域发展的创新源泉,如何开发?更主要的是如何应用?贵州省将大数据作为一个发展战略在推进,但目前还只是停留在省级大数据与重要行业大数据中心建设的层面,如何向县域延伸?或者说县域如何自身寻求突破?我在自己公司承接的县域里选择了一些试点,但现阶段在做的,还只是人才、供应链、在线商品的交易等环节,还需要拓宽、做深。
8、机会八 微营销
优质原产地农产品成为微营销领域的热点。我绝对相信,我们将迎来一个中产阶段在消费领域最终占据主导的时代,屌丝经济终究会昙花一现,电子商务走向“向品质买单”是不可逆转的。这一年来,阿里的营销战略的持续演变,已经佐证了这一点。而中产阶段可能更在乎的是“圈层化”,社群经济的时代已经来临。微营销,会有更多小而美的垂直平台、微信公众号倾力于优质原产地农产品,这是消费需求与社交模式的趋势决定的。也可以预料,对三农的人文关怀会更多通过微营销平台展示出来。
作者系云飞鹤舞集团董事长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作者的头条号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