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地理区域和自然原因,盐亭县目前还是一个欠发达地区,而位于盐亭北部的偏远乡镇柏梓镇,山丘起伏,沟壑纵横,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更加滞后。针对这种现状,盐亭县县委、政府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履职尽责,把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列为全力干好“十件大事”之一。把扶贫当作当前最大的政治、最硬的道理、最重的任务。以“啃硬骨”、“涉险滩”的决战精神为动力,以精准扶贫为核心,多措并举打好脱贫攻坚战。
“拔穷根”以“抓调研”明确靶向。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多深入村社,尽可能多听一听基层和一线的声音,尽可能多接触第一手材料,才能做到重要情况心中有数。为此,2016年9月27日,盐亭县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峰带领统战、交通、审计等部门前往柏梓镇镇江村,就脱贫攻坚调研工作再一次进行调研。通过调研切实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确保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因村施策。镇江村是省级扶贫重点村,总人口1051人,尚有36个贫困户、73个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在7%。通过调研找到“穷根”、对症下药,才能做到心中有“靶”,有的放矢,确保扶贫工作做到“精准”二字。
“祛贫困”以“啃硬骨”彰显决心。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领导干部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担当精神和“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昂扬斗志,“啃硬骨”、“涉险滩”成为一种实干精神、一种价值导向。县委常委王峰带头脱贫攻坚,定点帮扶省级贫困村镇江村,交通局列为帮扶单位,挑选审计局优秀年轻干部为贫困村第一书记,当地镇政府干部帮扶到户。并列出帮扶结对一览表。要求压实责任,做到一天不脱贫,一天不放松。带着感情、激情、真情,积极开展脱贫攻坚工作,认真了解贫困户致贫原因,因户施策,精准帮扶,采取有效形式和措施,帮助贫困户解决生产生活困难,自立增收,脱贫致富。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涉险滩,动奶酪,迎难而上的决心和毅力,“祛贫困”才成为了可能。
“真扶贫”以“干实事”惠及民生。真扶贫,就要用实际行动去干实事,干好事,干成事给群众带来看的见得实惠。为此,面对即将到来的秋收秋种,县委常委王峰协同审计局干部购买化肥、种子、农药等生产资料,送到帮扶的贫困户中去;针对镇江村交通闭塞,隔河相望难相见的窘况,积极与交通部门谋划村道路、桥梁建设,改善出行交通条件;健康脱贫是难中之难,镇江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数占贫困总人口的68%,针对此情况,王峰对健康扶贫工作作出部署,提出要求。组织安排卫计局和医院对贫困村民进行义诊,并要求开展送药到乡村、健康科普到乡村等活动。
“真脱贫”以“满意度”检验成果。脱贫工作开展的好不好,贫困户是否真正脱贫,一切都的靠群众满意度来证明。不但要让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还要让他们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扶贫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还需快马加鞭,再接再厉,2020年,检验这场攻坚战打的好不好,最终还需让群众为奋斗在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上的勇士门来“投票点赞”。
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统战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