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万州区突降暴雨。姜友祥一早赶到了万州长坪乡中兴村。沿途落石不断、泥石流频发,村民们不敢相信,姜友祥居然涉险来到他们身边。
姜友祥是万州区安监局纪检组长,现在是中兴村“第一书记”。8月15日,他告诉记者,“第一书记”就要坚持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到最偏远的贫困村,做群众最亲近的人。(8月18日《重庆日报》)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打赢脱贫攻坚战,干部是关键因素,特别是对派出的第一书记来说,能力如何,表现如何,直接关系脱贫攻坚大局。因此,驻村干部帮助群众脱贫要“走心”,不能走走看看,得过且过。
派出单位应精准选派第一书记。作为派出单位,要切实根据实际,把那些勇于担当、脚踏实地,同时又善于思考,真正有智慧、有能力、有想法、有干劲、能谋实事、善作善为的干部选出来、派下去,才能安定人心,凝聚推动脱贫攻坚的强大力量,也才能从根本上稳定脱贫攻坚战局,确保如期取得胜利,实现全面小康。
加大对第一书记监督管理力度。不论是派出单位,还是驻村所在党委政府,都应当加强对第一书记部的监督和管理,加大问责力度,杜绝驻与不驻一个样,时间驻多驻少一个样。对于那些工作上“不走心”,不愿负责、不敢担当、懒散拖沓和下乡“镀金”者,实行“召回”制度,但召回决不是“一召了之”,召回之后,责令整改,仍然拖拉懒散,不务实的,必须重重“打板子”,进行严肃问责;对确实因个人能力出现工作失误者,要及时帮助提高,“补钙充电”后再使其“将功赎罪”。召回并不是最终目的,目的是要通过召回提高扶贫工作的严肃性,形成一种鞭策力,增强扶贫干部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和使命意识。惩治是为了警示,没有“板子”的鞭策,就难以形成竞争活力。
不能把驻村当作“镀金”捷径。不可否认,有的第一书记把驻村扶贫工作当成下乡“镀金”捷径,认为只要驻到村里,做做样子,只要每月驻满20天就是实实在在在驻村了,等时间一到,就有了提拔的资本了。这样的行为是非常不可取的。驻村的目的,是为了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如果没有做出一点实实在在的成绩,不仅伤害贫困群众的心,而且丢干部队伍的脸,损害党和政府形象,更贻误脱贫攻坚战机。
第一书记应当端正工作态度。一定要牢记自己驻村的目的,初心,一定要“走心”。要把群众当亲人,把群众的事当成亲人的事去完成。要知道,能不能把工作干好是能力问题,但有没有下决心、花力气干是态度问题,扶贫不是儿戏,更不是“做做样子、走走过程”的形象工程,是一项民生所向的政治任务,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做好这项工作,决心和态度比黄金还重要,驻村扶贫干部身处一线战场,责任重于泰山,只有拿出决心、端正态度,以决战决胜的勇气肯干,百战不挠的韧劲苦干,多谋善断的智慧巧干,才能不辱党的使命、不负群众重托。
作者地址:北川县贯岭乡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