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将4000吨垃圾偷运至江苏太湖倾倒,从深圳千里排污至江西被村民发现后遭拦截……跨区域排污事件时有发生,犹如一个个“生态炸弹”偷袭乡村,不仅有小企业参与,也有国企卷入偷排,给当地生态带来灾难。(7月21日人民网)
乡村是城市的一片净土,是城市游子的“乡愁”所在地。然而,随着城市化建设速度的加快,如北京、伤害、深圳等特大城市的部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也逐步“下乡”,这些“下乡”外流垃圾的、危险品,,被业界称为“生态炸弹”,其危害不可小觑。
“生态炸弹”偷袭乡村,还需政府“作为”尽快完善相关制度和创新工作机制,建立垃圾异地流动处置的法律法规、章程,形成有法可依的局面,即时堵塞住环保执法的死角,形成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局面;加大对“生态炸弹”处理财政投入,规范生活垃圾、废弃品处理制度,从供需联络、发货运货、货物处理进行严格管理,防止“生态炸弹”偷袭乡村。
诚然,国家也出台了相关环境保护法和各种关于生活垃圾、废弃物排放处理制度、条例、规章和司法解释等。然而,在相关部门严把关的前提下,“生态炸弹”还是成功的偷袭乡村,只能说是企业逐利需求强劲,而监管环节却全链条失守。尤其是在监督相对薄弱的乡村加上乡村环保意识也相对薄弱,无疑让生态垃圾找到了一个好的去处,制造出一个个“生态炸弹”也就不足为奇了。
“生态炸弹”拆除毋庸置疑,各级政府必须从源头上加强管理,注意审查生活垃圾、危险废品的产量、去向;公开生活垃圾、危险废品产生、运输和经营企业的信息,引入社会力量的监督;加大惩处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建立起生活垃圾、废品污染责任终身追究制,全面协调各方力量加以应对,以让城市、农村明天更美好为出发点,还民一个干净、舒适、美丽的养家之所。
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白坭乡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