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庄石玉:领导干部要下乡转转更要上网看看

[ 作者:庄石玉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4-20 录入:吴玲香 ]

习近平19日在京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经常上网看看,对广大网民多一些包容和耐心、对网上那些出于善意的批评要欢迎,以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了解群众所思所愿。(419日中国青年网)

在我党的历史中、在新中国的发展道路上,涌现过许多亲民爱民、无私奉献的优秀干部代表,无论是牢记宗旨、心系群众、一生坚持“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与作风的焦裕禄,还是忠实履行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在广大干部群众心中竖起了一座巍峨的丰碑得沈浩,这些优秀榜样无一不拥有最珍贵的品质:走入人民,亲近百姓,了解群众所思所愿、实现群众所需所想。始终与老百姓心相连、情相依,同呼吸、共命运,永远是最朴实却最宝贵的立党之基、执政之本。

从前,领导干部亲民爱民,通常是走入基层、踏上每一寸乡村的土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听取基层的每一个声音、真实了解百姓的生活状况。如今,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互联网平台逐渐成为传达百姓舆情、承载群众声音的另一片“天地”。这里越来越多地展示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状态,反映出百姓的所需、所急与所想。在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当下,对百姓的关心与了解,更需要与时俱进的创新。同群众想到一处、和民意走到一起,因此,领导干部爱民亲民,更要从“上网看看”做起,把丰富的网络空间当做“田间地头”,把真实的网络民意当做百姓的句句倾诉,把加强网络空间和内容治理当做对社会发展环境的负责,主动了解、虚心接受、积极改进,将网络变成真正的“亲民之地”与“责任之地”。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一蹴而就,网络也是如此。当下,我国网络舆情的发展仍不成熟,需要时间来进行调整与进步,因此,对于网络中纷繁复杂的声音,领导干部一定要保持坚定的意志与认真的思考,对新生的网络环境与网民耐心对待、努力帮助其向着积极、正面的方向茁壮成长。同时,对于网络中的意见与批评,审视之、慎思之,方能得其真实;取精华、去糟粕,方能相得益彰。保留一份平常心,积极引导负责理性的声音,让网络舆情空间健康发展。此外,随着网络空间的成长与变革,也需要各级政府带领全社会共同努力,完善各项有关制度、营造积极网络氛围,真正建设风清气正的“网络基层”。

古语云,“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领导干部应当与时俱进、与“网”俱进,创新工作方式,不仅要“下乡转转”,更要“上网看看”,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践行在网络中、弘扬在网络中、传承在网络中,同时,主动承担起网络空间建设与治理的职责,让网络在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造福人民群众中发挥更大的能量。

(作者单位:四川省平武县龙安镇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