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李事昭:如何看待中国农村创业

[ 作者:李事昭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4-13 录入:王惠敏 ]

作为大学毕业生,6年前,樊俊回乡创办合作社,带领乡亲养大鲵(俗称“娃娃鱼”),先后获评县级“水产状元”“创业能手”和市“大鲵养殖模范”等,一直是当地明星人物。(4月12日中国青年报)

农村现有资源未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是导致贫困地区难以脱贫的主要原因。农村有着广阔的土地、新鲜的空气、美丽的环境,有条件产出绿色环保的农家菜、土家畜牧家禽,因资源未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以致于贫困地区难以脱贫。

因为留乡农民缺乏的资金、技术、信息,难以将土地资源变为财富;部分地区因地理位置偏远,道路曲险,投资成本较高,外来投资者少有问津;此外,近几年个别投资者打着发展的旗号,租用农民土地,挂着搞养殖、种植的“羊头”,结果是套取国家项目资金,挖掘地下资源,做的是卖“狗肉”的勾当,获得利益后而不见踪影,农民再此过程中基本未获得任何利益,反倒是耽误了农耕生产,让农民对外来投资者失去了信心,以致于很多地方的农民宁愿将土地丢荒也不愿转让给外来投资者使用。

鼓励引导外出人员返乡创业,是一条可行之路,对创业者和周边群众各有其益。为了鼓励支持农民工、大学生和退伍军人等返乡创业,国务院曾专门印发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文件,要求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开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农村新局面。但是一些地方工作滞后,对返乡创业者关心支持不够,有的外出人员满腔热情返乡创业,却面临场地、资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难题,依靠个人力量很难克服,他们期待政府出面予以扶持。为此,政府有关部门要积极畅通创业渠道,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减少创业的阻碍、提高创业成功率,尤其在用地、用电、用水等方面敞开绿色通道,在创业培训、技能培训、电商培训、小额担保贷款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与此同时,政府有关部门还要加强对项目产业的把关和指导。选择创业项目要现实可行,必须和当地实际相结合,也就是和当地所拥有的资源、条件以及区位优势相结合。并且不能让污染企业、市场竞争力弱的企业落地。要多从电子商务企业、加工流通企业、家庭农场、新型农庄、专业合作社、生态旅游、农家乐等方面考虑,这既符合绿色、共享的发展理念,又蕴藏无限市场潜力,使企业落得下,旺得起,对当地及创业者本人均是双赢。吴翠暖返乡创业并带动农户致富,就是龙头引领的作用,可将分散小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接轨,成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一环。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鄂西北在线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