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行业去库存,是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任务之一。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打通供需通道,消化库存,稳定房地产市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强调,要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让农民工在城市“挣钱顾家两不误”。
据统计,目前全国已有20余省出台政策鼓励农民工进城购房。去库存的“大旗”,似乎要让农民工来扛起。
现有政策不包含直接降房价
九派新闻统计发现,已出台的鼓励农民工进城购房的政策,主要包括将农民工纳入住房公积金制度范围、发放购房租房等补贴、推出针对性的贷款产品以及允许申请公租房等4类。
九派新闻发现,在全国商品房均价已达到6500元/平的当下,此轮集中出台的政策中,却并不包含直接降低房价这一项。
网友吐槽农民工成“接盘侠”
去年以来又一轮房价的涨势,似乎让涉房地产话题成为众多网友吐槽的集中地。人民网官微所发起微博话题#鼓励农民进城买房#,迄今已有超过44万的阅读量,与这一数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话题的粉丝数,也就是赞同话题内容的人数,只有寥寥3个。
网友“骑白马的大叔”认为,中国的大城市病日益突出,相比鼓励农民扎根城市生活,更重要的是要改善农村的生活。“经济正在步入‘新常态’,改善农村需财政投入,鼓励农民买房能创GDP,你的观点然并卵。”网友“青青龙”如此回复“骑白马的大叔”。
大部分的网友观点甚至可以用“偏激”来形容。网友“细水一滴”说,房价居高不下,部分城市库存高企,这个节骨眼鼓励农民工买房,不是让他们做“接盘侠”?“如果买了房马上开征房产税,那这一套组合拳就打全了。”网友“陈某帅”这样吐槽。
当然,也有部分网友这轮优惠政策表示欢迎。网友“繁华落尽”说,自己就是进城务工多年的农民工,一直想买房当个城里人,进城扎根也是很多他的同伴共同的目标。等他所在城市的农民工纳入公积金政策落实后,肯定会买一套房。
媒体呼吁让农民安心落脚城市
相比网络上近乎一边倒的“接盘”之责,主流媒体的呼吁则显得更具有建设性。舆论普遍认为,要让农民工成为去库存的“主力军”,现有的政策还不够。只有积极推动户籍改革、进城后的公共服务政策改革等,才能真正吸引农民工进城买房。
新京报旗下的微信公众号“沸腾”3月18日发布《诱惑农民去城市买房不提示购房的风险就是耍流氓》一文。文章认为,如果一些地方政府只是以去库存为目的,仅仅把农民视作消化库存的工具,却又无法在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给予他们市民待遇,那么这样的去库存只能说是耍流氓。它不仅不可持续,而且危险。
《人民日报》发表的评论指出,户籍制度改革,是释放去库存潜能的关键之一。评论认为,一方面是城市里房地产库存积压,一方面是大量进城农民工住房条件较差,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成为打通供需衔接的桥梁。
“购房不能获得与城镇人口相同的教育、医疗、就业、社保等,降低了农民工购房的意愿。”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撰文指出,化解房地产库存,迫切要求通过加快农民工市民化,推进以满足新市民为出发点的住房制度改革。
清华大学教授蔡继明在接受中国经济网专访时,给出的回答则直击农民工群体的吁求:目前的房价令农民工对进城落户望而却步。要想迎农民工进城买房,首先要把城市里的房价降下来。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九派新闻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