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高峥:有机并非不需要投入的常规农业

[ 作者:高峥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4-11 录入:王惠敏 ]

“有机农业能够养活这个世界吗?”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约有50%的食物消耗是来自低投入,小农自产的生产系统,而这些食物还远远不够所谓的“有机”标准。这样的生产系统靠的是当地近千年来流传下来的资源、机构和传统生产手法。这些系统通常被称为“不合格的有机”,因为他们很少或者说是几乎没有什么外部输入。

常规农业是适用于这种小农生产的。但很明显,这些靠传统生产方式和自然资源的生产系统是无法养活一个如今城市人口正在不断增加的发展中国家的。因此,对于生态强化的要求就更为迫切。但是,哪种类型的强化才是可行的呢?

根据当前的资源、劳动力和外部输入来看,全球可实现的生产力水平差异很大。通过对当前农业的生态强化,粮食生产能够实现产量的增加,保持可持续发展,并对生态系统实施自然功能的集约化和智能化。

高峥:有机并非不需要投入的常规农业(图1)

自从“绿色革命”的开始后,这些被列举的国家之间日益扩大的粮食产量差距

最近有两个不同的科学团体发表的独立研究报告(不一定是有机农业的支持者)显示,北美和欧洲的有机和常规农业产量之间的平均收益率仅差20%。这个数据在不同作物类型和作物种类上都有所不同,而且生产力水平不同结果也不一样。

20%的收益率差距意味着在同样面积的土地上,你可以在每公顷土地上用农药、杀菌剂、化肥等来收获6吨的常规小麦,或者是收获大概5吨的有机小麦。

有机和常规农业的平均产量差距大约20%并不是意味着如果一年之内整个地球的农业生产都变成有机化那世界粮食产量将会下降到只有20%。同样的,如果以有机农业生产我们需要六倍以上的土地才能产出和以前数量相同的粮食的言论也不是真的。这些想法肯定都是因为无知、不过脑子的假设、和狭隘的视野。有机农业依靠作物轮作来管理养分循环,来防治害虫、杂草和疾病。在一个农场,作物轮作能够在确保了时间、空间、资源、市场机会和劳动力分配的基础上降低风险。

作物轮作并不意味着一片田地如果不种主要作物,就会空着或者种非粮食作物。举个例子来说,欧洲的大部分搞有机的农民往往还经营着混合农场,并将作物和家畜有机的结合起来,有时还会搞一下园艺。在这些农场轮作生产的谷物和豆类都富含高蛋白,可以用于自家动物的饲料或去市场出售。以这种方式喂养的动物的粪便中含有的营养成分也会很高,这样一来不容易造成环境的损失,还能提高回收率和营养物质在系统中的保留效率。

作物和用于动物饲料的牧草轮作有助于恢复土壤有机质和土壤氮素,并打破了动物和农作物中害虫、疾病、寄生虫的循环。谷物和块根作物品种的混合种植有利于收益的稳定,并在一定时间内更有效的利用资源。

由于这些农场的作物产量、奶产量、肉类产量不仅能基本满足所需而且有时还能高于平均水平,所以在农村地区,在这样的农场工作是十分令人尊重的,整个农场也不容易受到气候或市场波动的影响,还能服务本地环境。

因此,在欧洲的生态农业中,有机农业作为一种手段,需要在农场、景观、区域等领域有一种系统的模式。

有机并不是不需要投入的常规农业。它在大范围内的实施将需要个别农场和不同的农民之间进行整合,需要生物防治、抗病、和景观设计等系统的进行考虑,还需要广义的作物轮作随着饮食习惯的改变而改变。

还有就是如果世界上的饮食都是一美元出售的汉堡的话,食物轮作的机会就会越来越少。“粗放”在欧洲农业的形式不单单靠牺牲生产力,它是使农业更加复杂多样,向知识密集型转变,并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通过提高生态效率,生态集约化有助于对食品和环境排毒,并对自身景观提供生态服务。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社会生态农业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