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韩农:几乎无人提及的农药可怕之处

[ 作者:韩农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2-01 录入:12 ]

韩农:几乎无人提及的农药可怕之处(图1)

“环境激素偷去了我们的未来”-科尔伯恩博士

只要提及化学农药的危害,专家们都拿毒性指标说事,言必称只要符合标准,少量残留并无危害,可以通过人体正常代谢掉,甚至有人举出草甘膦的毒性低于食盐的例子说明化学农药并不可怕,你要和他辩论,他就会说“离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

从生理毒性的角度看,剂量是关键,但是农药的可怕之处仅仅是生理毒性吗?

世界自然基金会报告的125种具有生殖和内分泌干扰效应的环境化学物中,农药就占了68.8%以上,达86种。【1】我国是农业大国,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居世界之最,2014年已经达到180万吨,在化学农药中,属于环境激素类的占63%,按比例计算,每年施用的环境激素类农药就达113.4万吨,那么环境激素类的农药到底有什么危害呢?

首先,环境激素之所以危害巨大,就是因为它本身是一种“准激素”化学物质,能够与人体激素“合二为一”,向人体细胞发出紊乱、错误的指令;或者占据激素受体使激素信息无法传递,导致细胞活动因信息错误而发生紊乱。

其次,干扰干扰动物和人类的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使其出现异常现象,其中危害最大的是生殖系统。它可使生殖器官受损、生殖机能和生殖行为异常,导致变异种的产生。引起生殖障碍的环境激素主要为环境雌激素类。大部分环境雌激素的化学结构与内源性雌激素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进入人体后,与相应的激素受体结合,产生与激素相同的作用,干扰血液中激素正常水平的维持,从而影响生殖发育和行为;此外,有的环境化合物可破坏激素与受体的结合而产生抗激素作用。【2】

第三、能够引起神经发育毒性和遗传毒性作用的农药剂量可以不表现生理毒性反应,在毒理学上认为可以接受的食品农药残留量(毫克级),也可能具有遗传毒性效应(纳克级,十亿分之一毫克)。环境激素类农药所带来的危害是长期的、潜在的、具有累积富集效应,它不仅有害于当代,更重要的是影响后代的健康。

有机磷农药对雄性生殖系统的毒性主要表现在对生殖器官及生殖细胞的损伤,对内分泌的干扰,对生育能力的影响。【3】有机磷农药还具有神经发育毒性,发育期儿童具有与成人不同的生理特征,易受有机磷农药伤害,所受伤害往往是终生性的,后果远比成人严重。【4】

西维因是一种广谱的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属环境激素类物质,被广泛用于果树、蔬菜、粮食、药材、茶等作物,其毒性作用主要表现为,干扰人体内分泌,损害生殖系统,影响人类健康。进入生物体内的西维因通过抑制胆碱酯酶,使乙酰胆碱在组织中蓄积,干扰生物体正常的内分泌系统。有致畸、致突变和致癌作用。【5】

α-氯氰菊酯在5μg/mL的剂量水平就可诱导人体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姐妹染色单体互换,并降低细胞有丝分裂指数,甚至表现出比丝裂霉素C更强的细胞毒性和抑制细胞效应,还可诱发哺乳动物细胞DNA损伤。【6】

氯吡脲属于激素类化学物质,对植物可产生助长、速长作用,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神经系统的危险,能造成儿童脑炎、发育不良、痴呆等。

2,4-D也是激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其衍生品就是美国在越战时期大量使用的、臭名昭著的落叶剂“橙剂”,当地接触过橙剂的人群,其孩子出生缺陷率高达30%,同时带来了环境生态毁灭性破坏。

由此可见,化学农药的危害并没有全面地向公众揭示出来,农药安全性的科普集中在生理毒性上面,对于化学农药的神经发育毒性、生殖毒性和遗传毒性大都轻轻掠过,甚至避而不谈。

在一些人看来,化学农药是常规农业不可缺少的物质,过多强调危害性,会不会导致无药可用?另外环境激素除了农药以外,还有汞铅镉等重金属和化学工业产品,都可以产生同样的危害,不必要总盯着农药。这是一种很奇怪的逻辑,保护环境,保护生命是每个地球人的责任,不能因为是常规农业生产的重要农用物质,就回避其危害性,尤其是长期缓慢的和潜在的危害。

DDT带给我们最惨痛的教训就是,科学是有局限性的,当我们还未发现其严重危害时就大面积推广使用,一旦出现问题,危害已然形成而且全球限用几十年,危害依然在延续,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尽量减少对环境激素的接触,比如少开车,减少含铅尾气排放,少用塑料制品(塑化剂),也可以减少含烷基酚的洗涤剂的使用,等等。但是面对每天我们都要吃的水果蔬菜中残留的农药,尤其是那些具有环境激素作用的农药残留,我们能怎么办呢?

所以,让生产者和消费者获得全面的知情权尤为重要,依靠社会的力量推动农药的限用和减量是最为重要的力量,舌尖上的安全不能完全依靠使用者自律和执法监管。

【1】孟海涛等,环境激素类农药的危害.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03

【2】王奕娟,王朝晖环境激素类物质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生态科学2007

【3】李相鑫等,有机磷农药的雄性生殖毒性研究进展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0

【4】韩俊艳等,有机磷农药的神经发育毒性研究进展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0

【5】乔广浩等,杀虫剂西维因毒性及雌激素活性进展研究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

【6】陈贤均等,我国农产品农药残留现状及农药遗传毒性研究进展毒理学杂志2010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特石农场的博客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