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乡村旅游的核心是“乡村性”,而乡村性却在逐渐消失
中国城市化大潮在一路的高歌猛进,然而另一幅图景也在我们面前同步展开:不堪负重的生态环境、渐行渐远的传统文明、凋敝破败的乡土社会,以及在快速发展中失去话语权的乡村居民。在城镇化的演进过程中,不断有城市居民希冀着逃离,至少是暂时逃离城市钢筋水泥的森林。不断有城市居民踏上一次又一次的旅程,去纵情山水,以寻找记忆中的田园牧歌;去休闲娱乐,以洗去工作的疲累;去探幽访古,体验传统中国的“耕读文化”、以及“天人合一”的哲学意蕴,以开启一段段鲜活的历史。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乡村旅游应运而生,为城市居民体验不一样的生活方式的提供了理想的场所,也为乡村的复兴提供了新的机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明和文化生活的追求也日趋丰富,这也直接引发近年来我国旅游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外出旅游成为人们放松身心、陶冶情操的有效方式,甚至是最佳途径。在越来越热的旅游大军中,乡村旅游活动异军突起,成为我国旅游业不可小视的新的增长点。
如今伴随着乡村复兴的热潮,乡村旅游产业得到进一步实践探索。但目前各地乡村旅游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的水平还比较低,服务和引导不够,配套要素滞后。本期,我们访谈了中国旅游研究院政策所所长、研究员、经济学博士宋子千,来聊一聊乡村旅游开发中遇到的问题是什么?在资本进驻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如何引导资本在乡村旅游中有效利用?一个良性的乡村旅游产品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海峡旅游:2014年乡村旅游人数占到全国游客总量的1/3,近年七成以上的城市居民在周末和节假日出游时选择周边乡村。那么,您认为,乡村旅游的核心是什么?我国当下乡村旅游开发中最尖锐的问题是什么?
宋子千:乡村旅游的核心是“乡村性”,也就是区别于城市生活的根本特征。如较低的人口密度、较低的开发强度、亲近大自然和田野、传统生活方式为主等。当下乡村旅游开发有很多现实问题,如土地问题。农村用地比较复杂,有宅基地、承包土地、集体土地、耕地、林地等不同性质,建设用地指标少,事先往往缺少规划。在农家乐经营阶段土地问题还不大,但乡村旅游向规模化发展之后,土地问题就成了非常突出的问题了。当然更根本的问题可能是乡村性和现代化之间的矛盾,乡村正在走向现代化,这种现代化在一定意义上就使得乡村和城市趋同,乡村性在逐渐消失。
海峡旅游:如今随着乡村复兴热潮,乡村旅游产业的进一步时间探索,人们开始对“资本”抱有谨慎态度。您如何看待资本在乡村旅游中的作用?
宋子千:既然乡村旅游发展有很大潜力,那么资本进入是不可避免的,这也有助于提升乡村旅游发展的速度和品质。大资本介入对乡村旅游发展方式影响很大,如凸显了乡村旅游用地问题,也使得乡村性和现代化的矛盾更加突出。对于资本介入乡村旅游,可以从以下方面加强引导:一是加强规划,乡村规划以前比较弱,要尽快补上,而且在乡村规划中必须充分考虑旅游发展的需要,要有旅游专家介入;二是促进社区参与,从规划到招商、建设乃至项目运营过程中,都要充分尊重当地居民的意见;三是加大乡村旅游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当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认识以及参与旅游业的能力,这也是改善当地居民和外来资本沟通的手段。
海峡旅游:在我国,乡村旅游的水准整体还是比较大众、低端,但在欧洲、日本等地,乡村旅游往往是向精品、高端发展的。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一个好的良性的乡村旅游产品,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宋子千:目前中国的乡村旅游处于从发展初级阶段向中高级阶段迈进的时期,大众的产品多一点是符合市场发展实际的。其实,现在各地都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精品化、高端化的产品,这也是市场发展趋势所必然。好的产品必然要符合市场需要,不是说越高端越好,高端产品带给人的效用高,但成本可能也高。当然,即使是低端的产品,也要追求可持续发展,不能把资源破坏了。
海峡旅游:您怎么看待乌镇式的开发,乌镇式开发是不是村落复兴的样本?
宋子千: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强调“样本”,因为市场巨大,我们的乡村旅游现在还处于不断拷贝“样本”的过程中。目前在中国,我们还是需要典型示范的。虽然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了几十年,但也才刚刚完成起步发展阶段,典型示范可以让很多地方旅游发展少走弯路,减少探索成本。而且从需求来说,在多样化、个性化的同时,也是大众化的,模仿借鉴有空间。乌镇模式本身包含复杂的内涵,我不主张将乌镇模式简单化。乌镇利益开发从市场结果来看比较成功,肯定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当然,是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要像乌镇一样,引进大企业统一开发、进行商业运营,那倒不一定,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
海峡旅游:乡村游方面,我们一直在学台湾,尤其是福建。但无论从地域基数还是消费力来说,大陆和台湾都是有差异的。您觉得我们学台湾最应该学什么?
宋子千:台湾乡村旅游发展较早,较为成熟,可以学习的地方很多,最应该学习的我觉得是两点:一是尊重传统,也就是保持乡村旅游最吸引人的地方。二是认真做事,把产品、服务、管理做精。
海峡旅游:古村落是乡村旅游很重要的部分,旅游业是让古村落在城镇化进程中存活的最有效方式吗?
宋子千:不好说最有效这种绝对的词。但是旅游发展确实让古村落在城镇化进程中多了一条可以选择的路径,一条可以让当地居民在获得经济收益、走向现代生活的同时又保留传统文化和风貌的路径,而不是一拆了之,或者当作文物纯粹保护起来。
海峡旅游:策划各种“节日”好像是乡村旅游的万金油,这样对吗?
宋子千:从个人来说,不希望将传统的民俗节庆、民族节庆庸俗化,但一些创新的节日,如桃花节、油菜花节、嘉年华等我不反对,只要市场认可就好。目前各种“节日”以宣传的噱头为多,建议增加一些健康的、可以体验的内容。
(作者系中国旅游研究院政策所所长、研究员、经济学博士)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海峡旅游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