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北京视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调研报告
每提到城乡一体化,人们(包括专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怎么让农民进城”,“怎么把农村变成城市”,或者“如何让农民在城市就业”、“如何解决农民身份”的问题等等。除了这些,能否还有一种新的设想和方式,去解决和处理城乡一体化的问题,去实现真正的城镇化呢?
最近,笔者访问了北京视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唐百仲总裁就向我介绍了另一种城乡一体化——可视生态农业(VIE)模式,它所依靠的是先进的可视农业技术,并以此作为科技支撑,运用了“市场+资本+公司+基地+农户+可视”的产销一体新模式。
你作为商人或城里人,可以网上认种一畦菜、一垄瓜,认领几头猪、一群鸡,并随时关注它们的生长和活动情况,到了收获季节,你会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意点一下鼠标,就可以将它们收入囊中。作为农业基地老板或乡下人,你可以根据订单进行生产各种农业产品,然后通过视农网运送到客户手中。
笔者通过深入调查走访,认为这是另一条城乡一体化的新形式、新路子,没有这种新形式、新路子,城乡化的格局可能是不完整的。因此,希望能引起决策者和研究者们的关注,并助一把力。
1、视农网:力求解决土地闲置与食品安全等诸多问题
据了解,视农网的创立,设计者主要基于如下几种考虑——
首先是,目前中国的农业生产还比较传统和乡土,农田的单位产值低,还无法摆脱“低效、粗放”的状态,这种状态需要改变;二是人们对“创意、时尚、休闲、生态”的企求,应当满足;三是农民进城打工,土地闲置问题严重,需要解决。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也在不断提升,一部分具有现代意识的都市人开始尝试返璞归真,追求对健康更有益的质朴生活,让自己在快节奏生活压力之下的疲惫身心能够得到真正的放松;近年来物价上涨过快、食品安全事件频发,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都市人开始选择“自己动手”的生活方式。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第一要素。改革开放之后,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打工争钱,却把自己的承包地给忽视掉了,不少处于闲置状态。有一部分土地虽然没有被废弃,也没有好好生产经营,往往收益极低。
这些不良现象,已经成为基层政府部门的一大难题,都在想办法去解决,往往是收效甚微。
但这个难题,在有头脑的企业家们看来,却充满着不少商机。视农网的创立者们就看中了这个商机,并果断选择了它,花重金去投资它。
视农网在解决食品安全的同时,也正是为了科学利用这些被忽视的土地,并把它当作不可多得的财富。他们经过运作,推动了农村土地流转,促进了传统农业产业升级,最终把荒山变为宝地。
视农网的底气,还来自于国家近年来对三农的重视,来自于人们对城乡一体化的呼唤。在国家的政策和文件中以及人们的生活中又新增了一个词,那就是“生态农业”。“生态农业”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理念,是时代的产物,也是一种标准和要求,更是农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一种新的农业生产和经营模式,它的完善与发展折射出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这也是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方向。
2、视农网的特点是:让网络平台实体化
视农网的原理是整合物联网技术,将网络作为平台,以生态种养基地作为依托,将虚拟网络实体化。它集合了先进的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视频技术,卫星雷达技术、可视种养技术,完成了虚拟与现实的无缝对接,构建了全天候可视系统。它是以生态农业综合型网络化、信息化为平台,最终形成实体化平台。
视农网首创的可视生态农业(VIE)模式,是通过可视、可控、可管等综合手段,来提升食品质量与安全。它面向中国乃至国外的生态农业基地,同他们进行无缝对接,实施订单种养,网上可视种养。其产品包括黑树鸡、黑山猪、黑山羊、湘西黄牛、原生态大米、茶叶、柑橘、苹果玫瑰花等多种优质产品。
视农网建立了可视化种养技术档案管理、种养身份证管理系统,从种养生产到收获储藏、从产品加工到物流配送、从田间地头到餐桌消费形成了全方位控制和保障体系。农村农业大户、科技示范户或小型种田户,根据需要,都可以主动联系,进行对接,不设门槛。
与视农网对接的基地,须符合视农网的相关条件和标准,须按规定统一安装可视设施,须能达到24小时可视效果。要求基地是全国顶尖的生态型种养基地,要经过权威机构认定,具有许可使用手续和绿色食品标志。要求基地不仅是视频网络教育、农业生态旅游的基地,还要成为全国食品安全示范推广与培训的基地。如能达到上述条件,通过验收合格,并预付农产品订单定金,视农网将接纳他为基地会员,并签订相关合同,办理入会手续。
基地一经验收,便成为其合格会员,开始享受会员待遇。到了收获季节,视农网将负责回收会员的优质合格产品,让他们的优质合格产品不再滞销,不再因此而忧心如焚。
3、视农网的热点是:“家庭农场”
“可视农场在远方,家庭农场在手中”——这是视农网的热点。
你可以网上认种一畦菜,认养两头猪、一群鸡,并随时关注它们的生长和活动情况。到了收获季节,你会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意点一下鼠标,就可以将它们收入囊中。
网上种养还有一大好处,不仅可以对自己所培育的动植物的生长过程有详细了解,更可以在周末休闲时光带上家人一起去实地查看,去验证一下对自己成果的判断,验证一下作为千里眼的农视网,到底有多么神气,多么不可思议。这样不仅锻炼了自己,进行了观光旅游,增添了乐趣,还从中增长了见识。
都市白领虽然风光,但常常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感到身心俱疲。包括生活在城市中的其他阶层,都越来越愿意追求原生态的健康生活方式。视农网基于这种趋势,通过大胆尝试,把人们“绿乐园”的想法带到了现实当中。
视农网运用先进的仪器设备,让人们在家里就能捕捉到纯朴的田园气息和美好的大自然风光。自己所种植的蔬果和喂养动物要产出了,是绿色天然的,食用时你尽管放心。于是,有经历者大声宣布说:“当下食品安全问题令人关注,让人忧心忡忡,现在可视农场可以改变这一状况。它能够用其独特的方式,给广大市民带来先进的生活理念,享受优质的高品质的生活,享受城乡一体化的伟大成果。”
家庭农场这种特有模式,视农网刚刚推出不久,就得到了都市众多市民的热烈响应,他们都踊跃报名,积极参与;与此同时,可视农场的先进运营模式和对生态农业、新生活理念的探索和坚持,也得到海内外各大媒体及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与支持。这对视农网的创办者和团队来说,也是一种极大的鼓励和鞭策,他们正在以最快的速度、更好的服务、更先进的手段来回报大家、回报社会。
4、视农网可以解决“盲目生产”问题
眼下,中国现有的绿色农产品极其有限,市场往往供不应求,生产者的收益也不可观。寻其原因,虽有多种,但经营者品牌意识和创新意识淡薄,缺乏先进的品牌运作方式,已成为影响市场及生态农业收益的重要因素。
每过一个时期,全国各地总会出现农产品滞销的新闻,各地丰收的蔬菜、水果总会严重积压,甚至无法及时销售而烂在地里。同时,各地农副产品价格总是不断上涨,给市民造成了生活与经济压力。但高昂的价格并没有让农民受惠、也没有让中间流通商受益。问题出在哪儿?原来主因就出在“盲目生产”与“盲目销售”上,市场不需要的,你种了不少,市场需要的,你又没有种。这样的结果,大家不吃亏才怪呢。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视农网依托农业综合型网络实体化平台,曾做过有益尝试。
视农网首创的生态农业VIE模式,除了保护食品安全、满足市民需求、解决土地闲置等功能外,就是解决“盲目生产”。各地种养产品完全根据订单来决定面积、品种、品质及产量。通过视农网的全国产供销平台,各地不再盲目种养,实行计划订单种养,有的放矢。客户订100吨,你就生产100吨,客户订1000吨,你就生产1000吨。农场主和农户不仅不担心产品会滞销造成浪费,而且还不愁销路。在一不担心二不愁的情况下,农场主和农户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与科技人员的沟通上,放在更新种养模式和学习各种科学知识上。
这样一来,首先得好处的是农场主和农民,跟着受益的就是市民和广大消费者;这不仅保障了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也保障了农产品的销售和流通;自然而然,也就平抑了农产品的价格,保持了市场价格的稳定。
VIE模式所形成的视农商城,被专家们称之为“透明商城”。通过它,订单老板坐在家里就可实现网上种养,看着各种蔬菜的播种与收割,看着各种动物的出生与成长,到了收获季节,就按照自己的主张进行消费或者上市经营。如此这般,城市里的人足不出户就能实现当农场主的梦想,你可以轻松的把自己的猪养在湖南,把稻谷种在黑龙江,把绵羊养在内蒙,或者提前预定一棵自己喜欢的苹果树,并且通过全程远程管理,最后收获到家。
而对农场主和农户而言,他们所生产的农副产品,除了给自己留下的,仓库里一斤不多,一斤不少,他们只能是踏踏实实地点着钞票,做好存储。
5、视农网模式已引起各界关注
目前,视农网已经同中国农科院、农业高校、IT、通信等业界精英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并按照无公害、绿色有机、GAP规范种植技术质量标准,在黑龙江省五常市成功建成天心极地原生态大米种植基地,在云南省成功建成玫瑰花种植基地,在湖南省南滩牧场打造了一个十万亩高山牧场养殖基地。
他们还在北京市平谷区新建了一个产品中转站,为这些基地企业及大量的荒山变废为宝提供后勤保障。决策者在规划绿色食品的生产、加工和贮运时,都按照“生态农业”和“绿色食品”的特殊规律和要求及先进理念来进行,做到科学合理,实用方便。
视农网的这一顺应潮流的领先创举,引起了一些生态企业和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有的企业积极主动上门联系,寻求合作,生怕落后半步;有些县级政府认真研究它的创新性和可行性,果断将加盟视农网进行了指标性量化,甚至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大家感到,可视农业的春天已经来到,这种紧跟潮流的新型模式,已经成为农业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必然趋势,只有把握好行业先机,才能更多更好地为社会、为人民造福,为社会和人民创造更多更好的安全食品和健康环境。
可以预测,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革新与进步,视农网的大力推进,可视化生态种养模式将会越来越多地“飞入寻常百姓家”。可视农业的出现,在网上实现生态种养,就是帖着”新变革“特色标签的典型案例,将会推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引起新时代农业的重大变革。
视农网的诞生,是农民之幸,是农业之幸,是商人和市民之幸。它开创了中国可视农产品产销新模式之先例,是城镇化建设和中国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作者简介:马千里,湖南省澧县人(户口所在地湖北松滋市),媒体人,三农作者,现为北京《城镇建设》周刊记者)
来源:第八届"县乡干部论坛"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