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综合农协模式珠海化实验
中国乡建院2014年1月进入珠海,参与珠海市的“幸福村居”建设,探索“经营乡村”的珠海模式。乡建院团队的工作首先从斗门区的渔业调研开始,在调研的基础上确定将内置金融作为切入点。截至2014年11月,珠海斗门试验区内置金融合作社已经开张营业的有新环村、石龙村、东滘村、光明村4个村,正在筹建的有红星村、耕管村以及高栏港区的南场村等。内置金融合作联社已完成注册。
新环:统购统销提高渔农的市场地位
2014年7月成立的新济水产专业合作社是以服务本村海鲈鱼养殖产业为主的内置金融合作社。成立之后,合作社通过统购统销服务,明显提高了渔农的市场地位,而合作社的经营水平也得到了支农企业的认可,通过导入外部资金,扩大了经营规模,提升了服务能力。
新环村所在的斗门区是全国最大的海鲈鱼产区,市场占有率在30%以上,白蕉海鲈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也是本村渔农的主要养殖品种。但是2014年1月中国乡建院对珠海渔业发展调研发现,珠海60%的养殖户近两年严重亏本,负债在30万元左右,渔农养鱼风险高、赚少赔多。
新环村的渔农养鱼技术水平极高,但却很难赚钱。新环村赚钱的养鱼大户占25%,不赔不赚的20%,亏钱的25%,严重亏钱的30%,大部分户亏损在20万以上,最高的达到50万。究其原因,除了国内水产品市场需求疲软、国际市场出口形势欠佳、销售渠道过于单一、对外宣传力度不够导致的品牌影响力不足、深加工严重不足等宏观原因外,微观上,农户养殖仍处于“依附性、单一性简单再生产”阶段。进而形成了农户“不由自主地养,争先恐后地卖”,最终 “十养七亏”的惨痛局面。
(依附性指:渔业生产前,养殖户因为缺钱,只能以高利贷为代价找中间商赊欠生产资料才能维持简单再生产,以饲料为例:每袋40斤的鱼饲料出厂价130元左右,赊销给养殖户的价格在175元左右;渔业生产后,养殖户又高度依赖“鱼中”与市场进行对接,毫无议价权,更无定价权。
单一性指:农户只是负责了生产环节的养殖(一产),缺乏向二产和三产延伸的能力,而在一产中又只是完成了喂鱼这一单动作,无法分享整个渔业产业的平均收益。)
乡建院调研认为,由于养殖户缺乏有效的生产经营合作组织,新环村渔农的“市场贱民”化趋势明显。具体表现:一是没有产品、饲料和租金的议价权,更无定价权,养殖户在土地出租户、饲料供应商和鱼虾销售商之间三头受气。二是缺乏与商业银行等信贷机构合作的匹配地位,融资难上加难。三是面对众多分散养殖户,政府管理服务部门难以实施有效的管理和服务,各个层面的针对性优惠政策和服务措施都在进入塘头的“最后一公里”出现了效率抵消,难以有效支持和服务养殖户。
新济水产专业合作社成立不到两个月,就与珠海市斗门区海源水产贸易有限公司就饲料购销、海鲈回购等事项达成协议。仅统一购销饲料一项,每吨就可节省800元,其中合作社得益550元,农民得益250元。合作社用100万现金订购饲料发放给养殖户,4个月时间,合作社和农民得到9万元左右的经营收益。
双方的合同还约定海源水产公司以高于市场价格0.2元/斤收购渔农的海鲈鱼,这样就给渔农们吃下“定心丸”。
海源水产公司是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珠海市农业龙头企业、珠海市农产品流通协会会长单位,合作社与之联姻,为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迈出了重要一步。
此外,贷款也是合作社的常规业务。从10月30日发放第一笔贷款开始,至2015年4月末,合作社已经发放农户贷款87万,放款对象均为合作社社员。有些养殖户因为资金缺口,鱼塘面临停水停电可能造成巨大损失,能及时从合作社借到款。珠海市农控集团看好新济水产专业合作社发展前景,近期已经签约并会陆续出资达到150万元入股合作社。合作社以良好的经营业绩,得到外部认可,通过引入外部资金,扩大了经营规模,更有效地为社员服务。
新环村的内置金融合作社开张以来,不断有村民要求加入合作社。通过饲料统购、小额互助贷款,群众认识到了“合作社能为群众办事”、“大家合作起来有力量”,坚定了对内置金融合作社的认识,村民对合作社带领大家一起闯市场、谋福利充满了期待。合作社的经营发展要依靠服务村民、社员来实现。新济合作社的理事长、新环村陈书记说:“合作社不能骗农民,如果骗一次,农民就再也不会相信你了。”
内置金融合作社带来村社共同体意识增强和村两委服务能力增强。陈书记说:“过去想的是完成上面交代的任务就可以了,而现在通过合作社,我们村两委班子为村民服务的动力更强了。”内置金融合作社把政府、企业、社会组织聚在一起,支持合作社事业。陈理事长说,合作社的工作使他接触到村民之外的人,开拓了视野,自己的学习提高非常明显。
石龙:苗木也能当存款,统一销售不杀价
内置金融合作社通过金融手段盘活苗木资产,同时通过组织化销售,不仅打开市场,更打破了村民之间互相杀价的现象。
石龙村书记兼村主任李悦强从2003年起带领村民种植花卉苗木,克服了很多困难和质疑。经过村两委班子的共同努力,石龙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花木种植基地,村民收入和集体资产明显增长,一举摘掉了穷村的帽子。李悦强书记因为带领全村共同致富的事迹,在2010年被评为全国劳模。
但是,近年来面对苗木市场的低迷,李书记却一筹莫展。尽管石龙村前几年成立了苗木专业合作社,因为缺乏内置金融手段和有效组织销售,在最近两年苗木市场需求萎缩的情况下,农民竞相降价销售苗木,过去价值3000元/棵的大树,现在500元/棵也卖不掉。原有专业合作社无法解决上述问题。
2014年8月石龙村的内置金融合作社成立后,建立了存储苗木的假植基地,使用自动喷灌技术,通过规模化管理降低了存苗成本。存苗与地苗相比的好处是,销售不受季节限制,一年四季都可以移栽。有了合作社的假植基地,村民自家的地苗就可以移植到基地,变成存苗。村民获得收益,同时又能腾出土地种植其他品种的苗木。目前,石龙村的农户已经将自家滞销的近3000棵名贵优质苗木“存入”了内置金融合作社。
村民把自家的苗木存入合作社的方式可以根据需要有不同选择。一种是以保底价存入,由合作社统一经销后,农户获得”保底价+二次返利”的收益。另一种是对苗木的估价刨除合作社预付的部分定金后,以”定期存款”的方式存在合作社,到期后由合作社连本带利支付给社员现金。这种方式尤其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发挥了金融手段的优势,实现使用较少的现金撬动大量的苗木资产入社。此外,农户还可以用“存入”的苗木作为抵押物获得贷款。
使用内置金融,虽然合作社资金规模只有400万,却能够收储经营数千万的滞销苗木。目前合作社已流转了50亩农地作为基地,后面计划把基地扩大到200亩,不仅能服务本村,还能服务周边村和整个镇的苗木种植者。
下一步,连心合作社还将用存储的资产(苗木)向金融机构融资,并和市政园林公司等合作经营,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高综合效益。与单独的种植者相比,合作社的苗木数量和品种都具有更大市场竞争力。目前合作社苗木基地的苗木已经被全部纳入到了石龙村所在斗门区的园林改造工程。
合作社对长者入社尤其重视。因为石龙村60岁以上的长者有200多人,2014年合作社开业之际,所有的长者强烈要求全部一次性入社,理事会从合作社自身的经营和发展考虑,经过慎重研究决定用抓阄的方式,只吸收了首批长者社员30人。随着合作社的不断发展壮大,合作社决心在成立三周年之际,让全村的200多位长者全部入股分红,享受村民共同发展的红利。
光明、东滘、南场:不同需求,各具特色
除了新环村和石龙村,珠海斗门区已经成立或正在筹备中的几家内置金融合作社也各具特色。乡建院与合作社理事们共同根据本地各自的发展需求,研究出针对本地实际情况的合作社功能和经营方法。
光明村的内置金融合作社目前正在跟某民航企业进行合作洽谈,以提供合作社绿色达标的农产品作为航空食品原材料。一方面获得较高的市场利润,另一方面向农户提供免费的种植养殖技术培训。同时,合作社还在进行商标注册工作,打造合作社自己的品牌。另外,合作社利用内置金融收储村内闲置的房屋、宅基地等,准备承接某企业的乡村酒店开发项目。村民可以房屋、宅基地等闲置资产入股或信托租赁,获得收益。
东滘村综合农发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统一购销服务,用现金订购饲料分销给养殖户,每吨节约饲料成本600-800元。合作社还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与村民开办的饲料店达成协议,合作社给2家饲料店提供无息贷款,饲料店以优惠价格把饲料卖给养殖户社员。此外,合作社除常规的敬老分红,还拿出一部分业务收益来补贴社员购买养殖用的增氧机。最近合作社在进行社员养殖品种改良的相关工作。陈理事长说:“合作社计划未来收益达到一定水平后,为村里考上大学的学生提供读书补助,让东滘村的年轻人读书毕业后,无论在哪里工作,都愿意为村庄发展出力。”
南场村有107户闲置的老房子,这里的传统村居环境和建筑独具风格对城市人很有吸引力,加上毗邻高栏港经济开发区的位置优势,南场村正在探索村庄经济由传统的渔业向休闲旅游业转型。南场村合作社的核心功能定位为利用合作社平台,把村内闲置的房产、土地集中起来,进行统一经营。南场村内置金融合作社社员存入闲置资产可以有三种方式:
1.闲置房屋或宅基地等作为存款存进合作社,得到利息收益。
2.闲置房屋或宅基地等作为股金,得到分红收益。
3.闲置房屋或宅基地房屋作为租赁品,进行信托租赁,获得租金收益。
通过设定最低年限和差别化的收益率,来保证和激励社员长期存入这些闲置资产。比如一户农民的房屋被评估作价后,作为存款存入合作社,如存30年的回报率为3%,40年为4%,50年为5%。
以前村民自家闲置的房屋没人管理,年久失修,现在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得到翻修和管理维护,还有收入回报。而过去因为产权复杂,开发项目无法落地的问题也得到解决。
联合社稳定鱼价初战告捷
随着石龙、东滘等内置金融合作社的相继开业,为了增强村级合作社统一采购的话语权和统一销售的定价权,由新环、石龙、东滘合作社等发起,珠海农控金融集团、珠海供销社、海源水产公司、珠海农产品流通协会、中国乡建院等涉农服务企业和机构积极响应,创建了珠海华厦内置金融村社联合社,构建珠海三农新型自组织体系。2014年11月珠海市华厦合作联社正式注册成立,注册资金5000万。
在筹建的过程中(2014年10月),珠海市海鲈鱼鱼价两周内由9.8元/斤直线下落到6.6元/斤,危机关头,在政府400万元价格调控基金做后盾支持下,合作社及联合社和流通协会骨干会员联手,做出和合作社社员签署“对赌协议”的决定。具体为,由合作社、联合社及流通大户给每口鱼塘下定金5-10万,赌3个月后的海鲈鱼价格7.8元/斤。如果3月后鱼价低于7.8元/斤,用定金补贴到7.8元/斤,如果高于7.8元/斤,高出的部分由对赌双方对半分。对赌协议极大地提振了渔民的信心,恐慌性抛售迅速停止,鱼价在两周内被直线拉回到7.8元/以上。2014年是珠海海鲈鱼产量最高的一年,比历史最高年份高出20-30%。如果在以往,海鲈鱼的价格会跌至6.0元/斤以下(成本价7.5元/斤左右)徘徊很长一段时间。珠海渔民在2014年出现了增产与增收的同步,这是最近十年来”破天荒”的事情。珠海内置金融合作社及其联合社(含流通协会大户),和社员签署“对赌协议”的方式,应对小农恐慌性抛售农产品的行为以稳定农产品价格的方法,被广东省农业厅专家肯定为“意义重大”的创新。
珠海模式的深化
珠海内置金融合作社及其联合社模式,是在政府扶持下建立起来的(政府给每个内置金融合作社扶持资金100万元左右)。有没有一种可能性,政府在没有资金注入的情况下,也可以用市场化的办法快速建立起村级内置金融合作社及联合社呢?
我们认为是有的。
我们设想和京东或阿里、淘宝这样的互联网公司合作,实现线下和线上联动模式——线上推动线下组织化,线下组织化推动线上交易发展。
例如,由线上公司投入种子资金(每个内置金融合作社100万)推动创建内置金融合作社及联合社,向每个乡镇投入2000-3000万元,即可建立起珠海内置金融合作社及联合社体系。线上公司的2000-3000万元在线下内置金融合作社及联合社体系中占有20%以内的股份。根据珠海实验测算,资金在线下体系的回报率在20%以上,如果再加上内置金融合作社及联合社上线后的线上交易收益,投资内置金融合作社及其联合社体系创建的投资回报率应该是非常高的。并且这个体系是一个具有信用合作社、供销社、产权交交易所、电子商务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新体系。
投资内置金融合作社及联合社的收益远远高于直接投入大资金开办小贷公司、村镇银行的投资收益,更是优于直接以重资产方式投入农业生产经营的“联想农业模式”,即使没有像京东和阿里这样的公司投资做内置金融合作社及联合社体系建设,在最近这些年逐步形成的农业农村投资热的背景下,相信也会有有识之士与我们中国乡建院同行。
中国乡建院内置金融合作社及联合社推广模式
对投资农村农业的企业家和一直在农村辛苦创业和工作的农民朋友及基层干部,我们的经验是:组织农民的能力和农民组织服务农民的能力,是进入农村农业的核心竞争力。内置金融合作社是最好的组织农民的方式,合作社内置金融是最好的农民组织模式。
作者简介:胡晓芹,中国乡建院兼职研究员。李昌平,中国乡建院院长。孟斯,中国乡建院昌平工作室项目统筹。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中国乡建院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