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一把手”要先知先觉,“一把手”要身先力行,“一把手”要率先垂范。“一把手”是一把尺子,“一把手”是一面旗帜,“一把手”是一个标杆。在一个地方和部门单位,逐步形成干事创业合力,不断开创一流工作局面,“一把手”的作用不可替代。要真正发挥好这个作用,依笔者之见,在实际工作和平时生活当中,“一把手”应努力做到“八先”:
一、官德先修。做人要有人品,做官要有官德。德高是无言的威信,美德是最高的成就。以德服人,以德从政,是“一把手”应有的操守。一个地方、一个单位的“一把手”如果是一个缺德的人,可以想见,这个地方、这个单位的工作一定是“一团麻”, 这个地方、这个单位的风气肯定是“一团糟”。所以,身为一个地方和部门单位的党政“一把手”,要特别重视官德修养,牢固树立正确“官念”,始终坚持以“德”为先,“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易公仆之心”, 时刻注意“夹着尾巴做官”,使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经得起党和人民的监督与考验。要知道,作为“一把手”,人品一流,道德崇高,不必追求名气好,名声自然会远闻。
二、思路先有。出主意、用干部是领导者尤其是“一把手”的两项重要的工作职责。所谓出主意就是遇到事情要有主见,处理起来要有办法,工作起来要有思路。经验表明,思路决定出路,思路决定成败。“一把手”是否有清晰正确的工作思路实在是太重要了:“一把手”作为“指挥员”、“领头雁”、“举旗手”,有主见、有思路、有方向,整个团队就会方向明、信心足、士气高,凝聚力强,反之,就会陷入“糊涂官带糊涂兵打糊涂仗”的糟糕局面,不仅会以其昏昏,使团队失去前进的正确方向,而且会盲目蛮干,延缓事业的发展,更会造成上行下效,带坏一队人的风气。因此,作为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 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思虑周密、思路清晰,带好队、领好头。
三、理念先知。把方向、谋全局、作决策、出主意、用干部,是“一把手”的主要职责。意识决定行动,作为“一把手”,要履行好这份神圣而艰巨的责任,必须拥有敏捷的思维和广博的知识等,不管在什么时候遇到什么事情,在思想认识上都能先人一步、深人一层,先知先觉、多谋善断。因此,要当好“一把手”,必须时刻注意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舍我其谁的责任感、以务实的态度和开放的视野去努力学习和深入思考,力争学有所思、思有所获,在学习和思考中提高自身理论素养和能力素质。只有这样,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担当起组织赋予的光荣使命。要知道,“一把手”是方向是舵手,如果“一把手”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必将会贻误党和人民的事业。
四、新路先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作为领导干部尤其是主政一方的党政“一把手”,要想造福一方,有所作为,在实际工作中,就必须突破常规、大胆探索,勇闯新路、敢为人先。邓小平同志说:“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子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领导干部就需要这种敢想敢试、敢闯敢干精神,作为“一把手”,更要有先人一步的思想观念和高人一筹的胆略气魄,不断突破传统习惯、大胆探索实践,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始终与时代同步、与改革合拍、与发展呼应。要知道,身为“一把手”没有勇闯新路、敢为人先的勇气和智慧,就不可能打开工作新局面。
五、心扉先敞。有人曾经说过:“要想打开别人的心扉,使别人接纳自己,就需要先向别人敞开自己的心扉,让别人靠近自己,读懂自己,这样别人才能接纳自己,进而与自己相处相知。”作为威震一方的“一把手”,尤其需要具有这种“敞开心扉、畅所欲言”的气度,注重反省自己触及思想深处,自我揭短显示真诚,这样才能赢得班子成员赤诚相见,以心交心,形成真诚的同志式批评氛围。同级之间本色相见、坦荡为怀,闻过则喜、从善如流,是什么问题就谈什么问题,有什么问题就说什么问题,把别人给自己提的意见建议当“镜子”,常“洗脸”、勤“修面”,整个干部队伍就会形成更强的凝聚力,进而实现“沟通思想、增进了解、化解矛盾、帮助提高”的目的。
六、责任先担。权力就是责任,权力越大,责任越大。就一个地方、一个单位来说,工作好坏、事业发展快慢乃至兴衰荣辱,领导班子都要负责任,但“一把手”的责任尤为重大。因此,作为一个地方、一个部门单位的党政“一把手”,必须讲党性、讲正义,坦荡为人、敢讲敢做,敢于负责、勇于承担。在实际工作和现实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问题和矛盾,都能做到责任担在先、原则讲在前,该讲的话一定讲,决不含糊其辞;该担的责一定担,决不回避推诿。要知道,如果身为“一把手”, 光要权力、不要责任,凡事畏首畏尾,抑或明哲保身,不说实话、不担硬担,说话看“天气”、做事看“风向”,会有谁理解和支持他(她)?又会有谁为他(她)努力工作?
七、名利先让。“一把手”是一把尺子,“一把手”是一面镜子。看一个“一把手”是否有高水准的工作态度、高层次的精神境界,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看他(她)能不能正确处理事业与名利的关系,看事业重于山、视名利淡如水,自觉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视名利于浮云、视责任如泰山,工作上吃苦耐劳,作风上清廉正派,在艰难险阻面前“冲锋陷阵” 心怀一颗“责任心”,不退不让不躲,把困难危险主动留给自己,时刻以事业为重;在名利好处面前“先让三分”,心怀一颗“平常心”,不争不抢不要,把名利好处主动让给别人,时刻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彰显领导干部的人格力量。要知道,身为“一把手”,与人争名、与民争利,人心涣散、后患无穷。
八、规矩先讲。对于党员干部来说,讲规矩,既是一种自我约束,也是一种自我保护。“一把手”是一个地方、部门单位的主要领导,是单位的旗子、是班子的统帅。在这个“人人都是通讯社、个个都有麦克风”的信息时代,“一把手”的举动更加备受关注。因此,“一把手”更应该切实加强自律约束,牢固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在守纪律、讲规矩上作表率,以更强的党性意识、更高的政治觉悟、更严的组织纪律要求自己、约束自己、规范自己,始终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这也是一个地方、一个部门单位良好风气形成的前提和关键。一级看一级,上梁正了下梁才能不歪。要知道,“一把手”不带头讲规矩,会有谁去守规矩?又有何规矩可言?!
(作者系中共湖南省桃江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