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县域发展2014年研究报告(1-2)
在历经多年的高速增长后,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的“换挡”期和经济发展质量的“升级”期。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条件和环境都发生了较大变化,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遇阻,转型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和深化改革的关键,这对于作为国民经济基本单元的县域来说,既带来新的机遇,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湖南县域是新常态下作为农业大省转方式、扩内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最具潜力的区域,迫切需要因势利导,深化改革,增强发展动力,激发创新活力,为全省应对新常态,构筑新优势,推进新跨越作出新贡献。
一、新常态下湖南县域发展取得新成就
2013年以来,湖南各县域发展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紧紧围绕中央提出的转方式、调结构战略决策,落实省委“三量齐升”、分类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主动应对新常态下经济下行的压力,以发展特色县域经济为突破口,以改善民生为目标,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守底线、保民生,经济发展稳中有进,民生改善持续向好,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1.经济规模持续扩大
湖南各县域经济规模继续扩大,投资结构不断优化,消费需求进一步激活,经济发展稳中有升、平稳向好。
(1)经济总量继续增加。尽管遭受国际经济不景气和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但湖南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态势依然良好,2013年全省98个县域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055.89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65.53%,比2012年增长8.8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64.42亿元;占全省的85.97%;第二产业增加值8087.03亿元,占全省的70.22%;第三产业增加值为5304.43亿元,占全省的53.66%。全省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21223.46亿元,占全省的66.86%,bi 2013年增长5.1%。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亿的县域有59个,较上年增加4个,其中长沙县、浏阳市和宁乡县分别达到9759923亿元、9242905亿元和8350486亿元,均接近千亿元。
(2)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全省县域投资总量不断增加,投资继续向基层倾斜,向农村倾斜,投资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2013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8381.4亿元,比上年增长26.1%。从城乡来看,城镇投资16211.1亿元,增长22.8%;农村投资2170.3亿元,增长57.9%。其中县域固定资产投资11884.25亿元,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64.65%,比2012年增长33.44%。从投资方向看,民生投资1088.0亿元,增长110%;生态投资618.1亿元,增长44.9%;基础设施投资4147.2亿元,增长25.6%;高新技术产业投资705.1亿元,增长17.8%;技改投资6969.9亿元,增长23.8%;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4206.0亿元,增长35.5%。从经济性质看,2013年全省县域国有经济投资3442.27亿元,非国有经济投资8440.6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1176.24亿元。投资多元化和市场化的态势正在逐渐形成,投资结构进一步趋向合理。
(3)消费需求继续增长。湖南是传统农业大省和劳动力外流大省,尤其是县域大量劳动力在外务工,影响到县域的消费需求,加上新常态下经济发展速度减缓,县域消费需求的增长面临较大的压力。为此,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通过实施鼓励消费的政策加大对县域消费需求的刺激,并积极推进县乡流通市场体系建设,不断扩大县域内需,使人口大省的人口优势得到发挥,县域消费需求继续增长。2013年,全省县域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907.16亿元,比2012年增长13.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5887元,增长8.7%;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609元,增长12.6%。城镇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为35.1%,下降了2.2个百分点,农村为38.4%,降低8.8个百分点。
2.质量效益明显提升
2013年以来湖南各县域在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方针引领下,一手抓县域经济发展的增量,一手抓县域经济发展的质量,促进“三量齐升”,各县域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明显提高。
(1)人均均量持续上升。2013年,全省县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8537.31元,比2012年增加2264.31元,增长8.62%。其中,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上5万元的县市区有: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县、韶山市、北湖区、苏仙区、资兴市、洪江区、冷水江市9个县域。长沙县达到97249元,资兴市达到72393元,浏阳市是71634元,冷水江市是70781元,远远超出全省县域的平均值,遥遥领先于全省其他县域。2013年,全省县域人均GDP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的有11个县市,分别是长沙县、宁乡县、浏阳市、攸县、醴陵市、韶山市、汨罗市、津市市、永兴县、资兴市、冷水江市。
(2)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作为传统农业大省,优化产业结构一直是湖南县域发展的重要任务,尤其是近年来各县域积极发挥新型工业化的引领作用,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步伐,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13年,湖南县域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6.59∶50.37∶33.04,与2012年的17.1∶51.2∶31.7对比,第一产业比例下降0.5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0.83个百分点,第三次产业上升1.34个百分点。显然,第三产业越来越成为各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成为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2013年全省县域第三产业占比超过40%的达到28个县市,其中一些特色旅游县域如凤凰县、隆回县等超过45%。同时,县域工业的主导地位得到巩固,2013年全省第二产业占比高于50%的县市达到25个,其中长沙县、宁乡县、浏阳市、醴陵市、汨罗市、永兴县、资兴市、沅陵县、冷水江市等9个县市第二产业占比高于60%。
(3)县域财力持续增长。在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趋缓的背景下,湖南各县域的财政收入仍然保持较快增长。2013年全省县域财政总收入达到1147.43亿元,增长15.1%,人均财政总收入2030元,比上年增加221元。其中全省县域一般财政收入达到712.37亿元,比2012年增加152.82亿元,增长27.31%,人均地方财政收入达1266.15元。经济强县长沙县财政总收入达到129.8亿元,占全省县域财政总收入的11.31%;2013年,全省有18个县市区人均财政收入100%达到预期计划目标,有6个县域达到预期目标的90%以上。其中,有16个县市区一般财政收入(地方可用财政收入)过10亿,其中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县、醴陵市、资兴市等县市一般财政收入超过20亿元。
3.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不断提速
近年来,全省各县域坚持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两手抓,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近年来,湖南以长株潭为中心,岳阳市、常德市、益阳市、娄底市、衡阳市为一环,郴州市、永州市、邵阳市、怀化市、张家界市和湘西自治州的吉首市等为二环,各环以市政府所在地为中心,带动县域新型城镇化发展,形成了全省布局合理、发展有序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以此为基础,县域新型城镇化逐渐形成了长株潭“3+5”的县域城镇化发展中心,各地级市为中心城市辐射县域的新型城镇化状态,各县域以地级市为中心组团推进城镇化发展,发展速度不断加快。2013年,全省县域总人口5626.28万人,增长0.66%,其中,城镇人口2268.09人,增加109.46万人,农村人口3358.19人,减少70.76万人。县域城镇化率达到40.31%,与上年比较增长1.7个百分点。一些发达县域新型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县域城镇化率高于全省城镇化水平的县域有:长沙县、浏阳市、攸县、醴陵市、君山区、汨罗市、津市、赫山区、北湖区、苏仙区、资兴市、零陵区、冷水滩区、洪江区、冷水江市、吉首市等16个县市区。在全省四大区域中,大湘西地区的邵阳、怀化和湘西自治州是湖南少数民族和农业人口集聚地区,也是城镇化率最低的地区,但近几年来,追赶的步伐明显加快。
(2)新农村建设亮点纷呈。2013年以来,湖南加快推进“百企千社万户”的现代农业发展工程、“百片千园万名”的科技兴农工程和“百城千镇万村”新农村建设工程,实施多样化的新农村建设战略。在全省“百城千镇万村”新农村建设工程中,农村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精神文明等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省共设立了121个试点镇,平均每个镇带动周边10个左右的村开展新农村建设,带动了1000多个村的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与此同时,省政府加大对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的引导与扶持,安排1亿元资金用于对乡镇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的支持,分三年落实到位,为新农村建设科学有序推进奠定了基础。目前,全省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涌现了一大批先进的新农村建设县域和乡镇,取得了诸多的成就和经验。截至2013年12月,湖南省农业与农村信息化科技示范省建设按照“一体两翼”的构架和“公益+市场”的模式设计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在全省10个农业主导产业、118个县市区、809个行政村、近万家企业进行了推广和应用,为提升广大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信息应用能力,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奠定了基础。在项目的推动下,湖南省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省建设进展顺利,有关建设经验得到了国家科技部的充分肯定,为全国推进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作出了贡献。特别是武陵山片区县抓住国家片区扶贫的政策机遇,把新农村建设和脱贫攻坚结合起来,关注老少边穷地区的心农村建设。通过因地制宜利用区域特色优势,发展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做深“田土文章”,整合资源,走一村一品的道路,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大力发展肉牛、百合、辣椒、大蒜、生姜等高寒山区的产业,打造绿色品牌,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等形式,发展生态农产品加工企业,走产业化经营的新农村建设之路。一些县域抢抓“四化两型”战略机遇,努力完善农村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村容村貌的美化力度,推广无污染能源的利用,大力发展教育、文体、卫生等社会事业,创特色品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积极引进外资,发展企业,保障就业,把新农村建设推进到全面发展的阶段。
4.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新进展
全省各县域把社会事业发展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完善运行机制,着力推进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发展,取得了新的进展。
(1)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推进。2013年,全省县域学校布局进一步优化,全省县域中等学校3836所,教职工人数为278915人,在校学生人数为3054026人;普通小学8321所,教职工人数为194261人,在校学生人数为3998099人。2013年全省投入农村义务教育经费达到60.11亿元,其中安排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用经费36.01亿元,投入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资金8.1亿元,为628.12万农村中小学生及城市特困家庭学生发放了国家、地方的免费教科书和辅助学习资料。全省启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试点,长沙县等首批16个县市区教育均衡配置全部顺利通过国家验收,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近3亿元,实现了全省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
(2)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全省县域医疗卫生投入不断增加,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2013年全省县域医疗机构床位数为219240个,县域卫生技术人员总数为216418人,农村医疗网络不断健全,农村医疗信息化建设快速推进,80%的村卫生室安装了互联网宽带。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逐步推进,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卫生队伍建设规划、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乡村医生本土化人才培养计划等措施强力推进,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不断提高,农民“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的目标逐步实现。
(3)文化事业加快发展。全省县域通过开展城镇广场文化、农村墟场文化建设,办好“三湘读书月”、“三下乡”、“四进社区”、“公共大戏台”等文化活动,促进了县域文化事业发展。2013年“欢乐潇湘”系列群众文化活动中,全省共有12700多个文艺团队参加演出,演出节目13万多个,观演群众1670万人次。与此同时,各县域因地制宜,依托自身的文化资源优势,瞄准县域内独具特色的“文化富矿”和“核心资源”,积极发展文化产业,除文化旅游之外,还利用民间工艺、武术、杂技、曲艺等传统文化,动漫、影视、数字信息等现代创意文化等发展县域文化产业。包括依托历史人文景观和独特山水资源发展文化旅游,如凤凰、张家界等文化旅游;依托独特传统工艺发展文化工艺产业,如浏阳菊花石、益阳竹编等文化工艺产业;依托传统曲艺和民歌资源发展演艺产业,如湘西德夯苗艺表演与旅游结合的产业化等。此外,群众文化活动快速发展,县域文化娱乐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以新媒体为载体的各种文化娱乐形式,不断在县域民众中得到普及,加速了县域群众文化娱乐消费的步伐,提高了县域群众文化娱乐消费的水平。
5.民生改善大步跨越
近年来湖南各县域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加大民生投入,夯实民生发展的基础,取得了新的成就。
(1)居民收入持续增加。2013年全省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上1万元的县市区达到57个,占全省县域的59.38%,其中上2万元的县市区有长沙县(23539元)、浏阳市(24183元)、醴陵市(2106元)、北湖区(22426元)。全省县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242元,比上年增长8.1%,其中超过2万元的县市区达到34个,长沙县和浏阳市分别达到30548元、31024元;全省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为9416元,较2012年增长21.9%,有41个县域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长沙县和浏阳市的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达到2万元以上,另有35个县域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全省县域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幅度普遍高于城镇居民,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由2012年的2.4∶1缩小为3013年的2.1∶1。
(2)社会保障与就业水平不断提高。养老保障方面,湖南率先在全国实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省级管理,实现了全省统一政策、统一信息管理系统、统一业务经办、统一基金监管、统一金融服务机构的“五统一”。截至2013年上半年,全省共投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财政补助资金90.3亿元,其中央财政补助79.63亿元,地方财政补助10.67 亿元。县域普遍把养老保险作为政府绩效考核和为民办实事考核的重要内容强力推进,2013年全省县域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50.55万人,比上年增长18.1%;参加农村养老保险2937.70万人,增长6.8%。医疗保障方面,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全面覆盖,2013年全省县域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858.00万人,增长13.8%;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人数达到4870.31万人,比上年增长1.5%。社会求助方面,县域社会救助网络逐步完善,全面建立了临时救助制度,扩大救助面,将受灾人员、流浪乞讨人员等纳入临时救助范畴,优化居民低保申请和审核审批程序,织牢保障基本民生的“网底”,2013年全省参加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13.83万人,增长1.2%;参加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78.10万人,增长5.1%。在就业方面,城乡就业均衡推进,2013年全省县域从业人员总数为3491.92人,占总人口的62.06%。其中,农村从业人员2938.36万人,城镇和其他从业人员等非农从业人员553.5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普遍保持在4%以下的低水平。
(3)扶贫开发加速转型。全省制定了《湖南省扶贫开发工作考核办法》,确定了基础设施、民生改善、特色产业、能力建设、城镇建设和生态改善等6大类建设项目,县域扶贫开发按照“省负总责、县抓落实”的要求,建立了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工作责任制。2013年以来,贫困地区新增村级公路4万多公里,所有具备条件的行政村基本实现通公路目标,贫困村实现通电率100%,通邮、通电话率85%,100%的贫困乡(镇)设立了卫生院,95%的贫困村建立了村级卫生室。到2013年底,全省51个国家、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片区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137元,年均增长16.0%,高出全省平均增幅1.8个百分点。按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的新扶贫标准测算,全省贫困人口由2010年底的1006万人,下降到640万人,共减少366万人。
(4)安全饮水基本得到保障。全省把县域安全饮水工程作为民生重点,加大安全饮水工程建设管理,全面推行规划建卡制、社会公示制、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集中采购制、资金报账制、工程监理制、管理责任制。同时,全面推行用水户全过程参与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模式,切实保障用水户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充分征求用水户意见,接受用水户的监督,调动用水户参与工程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2013年,省发改委联合省水利厅下发了“湘发改农[2013]922号《关于下达湖南省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2013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和省配套投资计划的通知》”,全省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和省配套投资计划公下达工程资金172964.41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118455万元,省配套25041.18万元,市、县配套18149.5万元,地方自筹11318.73万元。以此为保障,2013年解决了农村372.6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
6.生态环境保护形成共识
近年来,“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观念在县域普遍得到认同。在发展中保护生态环境,以保护生存环境促进县域发展,已经成为全省县域发展的共识,县域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1)节能减排力度加大。全省县域加快“两型”发展步伐,积极推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全面完成总量减排、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环保执法等重点工作任务,加强环保部门基本能力建设,不断完善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机制,进一步推进节能减排力度,取得了良好成效。据统计,2013年全省98个县域只有6个县域没有完成节能降耗任务,其他91个县域均有较大幅度的节能降耗,其中53个县域节能降耗在10%以上,占全省县域的55.21%。
(2)环境治理城乡一体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了国家“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后,湖南县域环境城乡同治在全省不断强化。各县域把城乡环境整治作为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程,着眼长远,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城乡环境保护整体推进。为确保工作的全面推进,大多数县域采取“县级领导包乡镇,单位部门包村寨,乡村干部包小组”等形式,开展城乡结对共建行动,加大投入力度,按照“专项资金安排一点、财政资金配套一点、部门资金支持一点、罚没资金支付一点、乡镇自筹一点”的方式,筹集城乡环境治理资金,逐步实现城乡的硬化、绿化、净化、亮化、美化。同时,县域普遍建立了监督检查的奖惩制度,进一步完善县镇村联动、考核奖惩、社会监督等各项机制,深入推行“户集中、村收集、镇运送”的一体化处理模式,城乡环境一体化整治工作自全省县域全面展开。
(3)生态建设取得新的成效。近几年,湖南在“两型社会”建设和“绿色湖南”建设方面卓有成效。全省现在有自然保护区109处,110多家国家森林公园。全省森林覆盖率继续上升,已经达到了57.34%,远高于全世界31.8%、全国20.36%的平均水平。其中,县域是“绿色湖南”建设的主战场,2013年,县域森林面积1069.62万公顷,比上年增长3.7%,自然保护区面积107.21万公顷,增长14.9%。完成造林1347万亩,生态县域已成为湖南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一张新“名片”,如桂东县森林覆盖率达到82%,因负氧离子含量高,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工作人员宣布并载入“大世界基尼斯之最”,并授予该县“负氧离子含量最高的县”证书和牌匾。
二、新常态下湖南县域发展呈现新特征
当前,经济进入新常态,从发展模式、发展动力、发展格局、发展基础、改革创新等方面来看,湖南县域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呈现出新的发展特征。
1.发展模式日益多元化
长期以来,由于湖南各县域自然资源禀赋差别较大,发展基础各不相同,县域的发展战略与资源开发也形成了不同的发展路径。2013年初,湖南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发展特色县域经济强县的意见》,要求湖南县域发展打好“特色”牌,着力发挥资源、区位优势,着力打造特色产业,形成县域经济特色。2013年与2014年,全省扶持了18个县市区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县域经济强县。这一举措,推进了全省县域发展模式的更加细分和加速发展。具体来说,当前全省县域因地制宜形成的发展模式主要有:
(1)城郊区位优势型。依托区位优势发展的城郊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主要得益于大中城市的辐射,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便利,往往成为全省县域经济的强县。如长沙县、宁乡县、浏阳市充分利用城市的辐射作用,与主城区形成了良性互动,激活了整个县域经济,避免了城市周边产业空心化,创造了城市经济与县域经济共同发展的“长沙模式”,形成了功能各异的产业体系。湘潭县利用城郊优势,发展先进装备制造、食品、新材料三大产业,2013年,装备制造产业完成产值109.48亿元,同比增长36%,占全县规模工业产值的30%;食品产业完成产值117.06亿元,同比增长22%,占全县规模工业产值的32.1%;园区产值过亿的企业达46家。
(2)传统农业支撑型。传统农业主导的县域发展模式,是作为农业大省的县域发展的主要类型,以湖南传统的产粮大县和生猪调出大县为主,主要分布在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湘南和湘中部分地区,如桃源县、攸县、汉寿县、南县、双峰县、祁阳县等,这种模式的县域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农业及农业衍生产业在推动县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如2013年南县全县实现现价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7.2亿元,三次产业比为30.3:27.1:42.7,第一产业占比大于第二产业占比,全年实现粮食总产量45.7万吨,全年家禽出栏量575.4万羽,生猪出栏量67.11万头,水产品8.96万吨,增长8.3%。这些县域第一产业的比重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较大,县域财力整体不强,传统农业发展转型升级的任务较重,但随着农业多功能的拓展及现代农业潜力的不断挖掘,县域的后发优势也将逐步显现。
(3)优势农产品加工业推动型。近年来,一些农业县域加快转型发展步伐,凭借特色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形成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产品加工基地,打造特色农产品加工品牌,促进一二三产业的对接,延伸产业链条,从而带动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如桃江县、城步县、临武县等,桃江依托楠竹发展加工业,产业对县域发展形成了较大的推动力;城步县依托奶牛产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带动旅游业发展,促进了县域的整体发展;临武县以打造临武鸭加工品牌为核心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全县拥有10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全年实现企业总产值12.66亿元,带动基地总产值5.81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2.48亿元,实现利润0.67亿元。
(4)民营经济驱动型。近年来,湖南县域民营经济发展十分活跃,日渐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力量,尤其是大湘南地区的部分县域以民营经济为主要推动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如邵东县、永兴县、嘉禾县等。邵东县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在县域经济范围内形成了全国规模的小商品批发市场、药材市场、木材市场和小五金市场,绝大部分县域财政收入依靠个体私营经济;永兴县依靠民营稀贵金属再生产业,大力发展“无矿开采”的再生资源循环经济模式,加快了新型工业化步伐,全县2013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83.4亿元,增长6.7%。其中规模工业总产值465.9亿元,增长6.7%;规模工业产值过亿元的企业104户,比上年增加5户。全县完成工业增加值148.3亿元,增长12.8%,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2.4%,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6.9%,拉动经济增长8.0个百分点;嘉禾县近年来大力扶持民营铸造和锻造业发展,2013年,110家规模以上工业完成577000万元的增加值,其中公有制经济增加值34490万元,增长18.11%;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542510万元,增长11.59%,民营经济支撑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半壁江山。
(5)生态文化旅游主导型。随着生态文化旅游热潮的兴起,湖南部分县域立足自身特色旅游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或文化旅游,成功地实现了县域经济发展的转型。如韶山市、凤凰县、衡山县、汝城县、新化县、绥宁县以及湘西自治州的部分县域。韶山市是红色旅游胜地,近年来在推动红色旅游产品转型中取得了新的成效,其红色旅游跨区域发展战略正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凤凰县以地域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衡山县以佛教寺庙文化发展香客旅游,带动县域经济发展;汝城县以温泉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为支撑,以发展温泉旅游为重点在县域全域发展旅游产业,带动了县域的发展;新化县以梅山文化和生态资源为优势,加快全县经济转型发展步伐。这些县域深度挖掘生态文化旅游潜力,以旅游带动交通运输、饮食业、金融、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2013年,新化、凤凰、新宁、韶山4县市的文化旅游产业总收入与GDP之比比上年提高4.0个百分点。
(6)资源工业经济依托型。这些县市具有独特的优势资源,形成了较好的工业产业基础,工业经济带动县域发展的力量比较强大。如资兴市、冷水江市、醴陵市、沅陵县等。资兴市以煤炭和能源工业为基础,工业经济基础较好,近年来又大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目前第二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达到70%以上;冷水江市以锑矿资源、煤矿资源开发为依托积淀了良好的工业基础,近年来又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光电、轻纺等产业,成功实现工业经济转型,第二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也达到70%;醴陵市利用技术与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陶瓷、烟花等优势产业,特色制造产业成为支柱产业,醴陵市也因此成为湖南县域经济强县;沅陵县利用水利资源和矿产资源发展工业经济,成为县域发展的重要支柱。
湖南县域发展的以上特征并非单一呈现,部分县域还实现了各类模式的融合发展,如长沙县既是城郊型县域同时也是工业经济强县。总体来说,各县域发展正在走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一些模式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其经验和技术不断向外辐射,为县域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2.经济强县的引领作用不断增强
从全国来看,湖南县域经济强县实力进一步提升,在全国排名均进位较快。在县域经济第十三届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名单中,长沙县作为湖南省县域经济的领头雁,排名进入到全国100强县的第13位,比2012年提升2位。湖南浏阳市(第47位)、宁乡县(第56位)、醴陵市(第86位)等均在全国百强县评比中持续进位,这些经济强县的快速发展,不仅带动周边和全省县域发展,而且在全省县域中的地位也不断巩固。在2013年度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县排名中长沙县列第7位,较2012年上升两位;在2013年中国十佳“两型”中小城市排名中列第2位。
从湖南县域经济自身来看,强县的引领作用更加突出。近年来,长沙县利用长沙市的城区优势,优先发展制造业,初步形成了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和电子信息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制造业不仅领先全省,而且也领先中部县域。在长沙县等经济强县的引领和带动下,浏阳市、宁乡县等县域发展的竞争加剧,强县的竞争更加激烈,浏阳市、宁乡县、醴陵市、湘潭县等长株潭地区县域快速在中部崛起。浏阳市依靠长株潭的地理优势,以烟花爆竹产业为龙头,加快工业升级和服务产业的发展,全年累计完成财政总收入75.92亿元,同比增加20.6亿元,增速超过30%。2013年,该市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工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已连续两年位居长沙9区县前列。2013年,醴陵市依靠长株潭的辐射,大力发展优势产业,陶瓷产业新增6个中国驰名商标,产业总产值达400亿元,比上年增长24.8%。
从湖南各大区域来看,长株潭地区各县域经济成为全省的龙头。2013年,长株潭地区在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县、醴陵市等经济强县的带动下,继续领跑全省各县域的发展,据统计,长株潭三市的11各县域生产总值达4311.08亿元,占全省县域的26.85%,财政总收入419.76亿元,占全省县域的36.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5755元,是全省县域的1.9倍;人均财政收入4945元,是全省县域的2.4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8481元,是全省县域的2.7倍;人均财政收入7256元,是全省县域的3.6倍。总体来看,湖南县域经济强县日益强大,并形成了对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强有力的辐射、示范和带动。
3.区域一体化发展渐成气候
区域一体化是当前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趋势,区域之间通过互助合作,实现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有利于区域间的互惠共赢,增强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近年来,湖南大力推动区域分工合作,尤其是2013年省委出台《关于分类指导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见》,明确提出分区域布局、分类别考核、分梯次推进全面小康建设,将全省分为长株潭地区、洞庭湖地区、湘南地区和大湘西地区四大板块来布局,加快了区域合作发展的进程。在此基础上,各县域发展一体化的格局正渐成气候。
(1)长株潭县域一体化发展全面升级。长株潭一体化在湖南起步较早,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长株潭地区县域依托长株潭一体化战略以及国家中部崛起、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等区域发展战略与政策优势,顺应新一轮世界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率先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基础。当前各县域正立足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着力构建以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信息化、智力化、清洁化、节能化”产业体系,发展集群、高效、知识、循环、低碳、持续经济,县域之间的协作模式与协调机制正逐步升级,资源要素在区域内的流动加快,实质性推进长株潭区域一体化进程。
(2)大湘南县域加速组团发展。郴州市积极推进县域组团发展,以郴州市主城区为核心,以郴资桂、郴永宜“大十字”交通路网为基础,构建“大十字”城镇群,各县域行政区域整体联动,实施交通、城镇、产业、环境、城乡等五大建设工程,推进交通同网、城镇同建、产业同兴、环境同治、城乡同筹,目前“大十字”城镇群雏形已经基本形成,各县域依托现有产业基础,积极融入泛珠三角,引导产业集聚,实行错位发展,并大力构建与珠三角、北部湾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的快捷运输通道与大通关合作机制,区域内外的合作格局基本形成,“大十字”城镇群也将成为湘南经济的核心增长极。与此同时,大衡山特色城镇带、邵阳东部城市群、永州冷零祁城镇带等大湘南地区的县市区组团发展格局正日益明朗。
(3)环洞庭湖地区县域依托国家战略捆绑发展。环洞庭湖地区位于全国一级发展轴带—沿江发展轴,该地区县域充分发挥这一区位优势,积极融入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合作,加强与武汉城市群、长三角经济区、成渝经济区联系。各县域正加强粮食生产基地建设,重点发展避洪农业和养殖业,提高绿色农产品的比重,实现农业生态化集约经营;加速淘汰重污染型的传统部门,积极发展深加工、高附加值、低污染的新兴部门,打造全省纺织、造纸、卷烟、新能源、化石等综合工业基地;突出发展环湖生态旅游业,构建资源能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干扰破坏最小化、综合效益最大化的生态经济体系。县域的深度合作也在不断推进,以华容县、岳阳县、临湘市三市县和市区为基础的“岳阳长江新区”建设正加快部署, 将成为湖南融入长江经济带、长株潭融入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的战略支点;津澧新城建设正加快推进,将成为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中心城市之一。
(4)大湘西县域合作不断加强。大湘西地区县域以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和后发优势,在抢抓扶贫区域开发历史机遇、加快山区特色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快产业转型。怀化、湘西州、张家界等地重点发展有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的大湘西旅游产业集群、绿色生态食品与生物医药产业链以及水电能源、锰锌矿产、物流边贸等产业,打造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各县域依托全国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区域发展战略,推进湘西大开发,通过政策及资金支持、自身比较优势和区域合作,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以怀化市区、中方县、芷江县为核心的鹤中芷城镇带建设正着力推进,其他贫困县域也在旅游开发、产品流通等领域不同程度地相互促进与交流。娄底与邵阳地区县域,充分利用湘中地区资源和人口密集优势,立足于“3+5”城市群建设战略,着力产业结构调整,在发挥承东启西和产业发展优势中崛起,新化县、冷水江市、涟源市和娄星区不断加强协调合作,建设娄底城镇带,邵阳市区与邵东县、新邵县合作建设邵阳东部城镇群,以此推进县域的功能互补和资源共享,区域一体化趋势不断强化。
4.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快推进
近年来,湖南县域城乡一体化全面推进,在全省“十二五”规划明确的四个城乡一体化试点示范县市的基础上,资兴市2013年又进入全省城乡一体化的试点县市。当前,长沙市全域推进城乡一体化,各县域城乡一体化取得了明显成效;株洲市、湘潭市城乡一体化推进力度大,整个长株潭地区2013年整体的城镇化率达到64.54%,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6.58个百分点;南部的郴州市把城乡一体化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推行,郴州市的整体城乡融合度也大大提升。全省县域城乡一体化发展形成了长沙市县域的整体推进、湘潭县等县域的试点示范推进——部分县域稳妥推进的格局,各典型县域大力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乡一体化迈出新的步伐。
长沙市推进城乡一体化走在全省的前列,市委制定了《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工作纲要》,全域推进城乡一体化,各县域以此为指导,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道路,取得了良好成效。如长沙县根据自身实际,提出了“一县两区、南工北农”的发展战略,按照“以城带乡、以工哺农、六个集中”,将开慧、金井、路口纳入长沙市城乡一体化试点,并在全县范围内明确了金井、开慧、路口、北山、青山铺、安沙、春华、黄花、江背、跳马10个镇以及惠龙村、浔龙河生态小镇的“10+2”城乡一体化试点区域,全面统筹城乡发展。浏阳将全市重新划分为城区、新区(工业新城)、东区、南区、西区、北区六大板块,分片区统筹发展城乡一体化,各片区立足实际,制定了符合片区实际的产业发展规划,从产业的城乡融合突破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宁乡县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以关山、灰汤、花明楼为试点,以土地整治、平台建设、产业培育为重点,创新思路,先行先试,城乡一体化建设取得良好进展。
资兴市于2013年列入全省城乡一体化试点,该市以东江湖生态保护为支撑,以有序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生态资源权利置换改革三大改革为动力,以实现城乡规划建设、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创业就业、社会管理六个一体化为主要任务,大力实施“十镇百村”工程,计划用3年时间着重把10个乡镇、100个村打造成城乡一体化示范点和示范带,带动全市20个乡镇街道、260个行政村统筹协调发展。以此为抓手,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完善现代城镇体系,逐步实现了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协调发展,形成了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仅2013年,该市投入农村基层组织和新农村建设资金2.68亿元,硬化通乡通村公路80.4公里,完成了白廊乡白廊村码头等基础设施建设;兴建饮水工程6处,新增安全饮水人口13200人,基本解决了该市农民饮水不安全问题。该市把“三清六改一化、拆旧建新”与移民建房、生态移民、新村部建设、项目建设征地拆迁安置、生态环境治理有机结合,改善人居环境,已建设农民新村43处,全面改善了农村风貌。
湘潭县作为全省城乡一体化示范县,结合“两型社会”建设率先统筹城乡发展,积极推进城乡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在短短3年时间内,取得了“1个提高、2个缩小、3个加快建设”的成绩。即,城镇化率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城乡居民生活差距缩小,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体系、城乡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城乡逐步融合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设。201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GDP)达258.4亿元,增长12.2%,人均GDP为30445元。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0.8:50.6:28.6调整为18.9:52.1:29,二、三产业比重较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改造加快,2013年县到乡镇公路达807.4公里,乡镇到村、组公路达8465.6公里。涓水二桥主体工程、易俗河港区千吨级码头水工部分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湘湘、韶茶干线公路提质改造工程全面扫尾,超额完成农村公路建设目标任务。
汉寿县作为农业大县,近年来坚持“工业强县、城镇兴县、旅游活县、幸福汉寿”发展思路,强化“龙株太”一体化在全县城乡一体化中的引领作用,以就地村镇化推动城乡协调融合发展,大推进镇村同治,在城镇周边进行农村建设连片示范,将城镇周边作为城镇功能配套的延伸区来建设,在繁荣城镇经济,发展城镇产业的同时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尤其是推动城镇农产品加工企业与现代农业对接,在农民与企业之间搭起一座桥梁,促进农产品转化增值和农民增收,对推动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发展产生了良好促进作用。近年来该县主要经济指标增长较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速度加快,农村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当前,汉寿县的罐头嘴镇的交通进一步改观:沅水大桥的修建使县镇连接更为紧密;205 省道12.5 公里,纵穿南北;县道罐六线7.4公里,军红线13.5 公里,贯穿东西;乡级公路已经全面硬化,村级主干道硬化率达到90%。
嘉禾县自被列为湖南省城乡一体化示范县以来,为持续加速嘉禾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嘉禾县按照就近城镇化、就地市民化的原则,率先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在操作上坚持规划同步、建设同体、设施同覆、发展同向、保障同效、管理同治的原则,在方向上力求实现公路变街道、田野变庄园、水体变乐园、荒山变森林、村委变社区、村民变市民的变化,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建设嘉禾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先后被列为全省“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县”、“城乡公交一体化试点县”、“城乡社会救助一体化试点县”、“城乡供水一体化示范县”。 嘉禾县在城乡一体化中,这里抓生态环境一体化,推进“八个一”工程,即力求每个乡镇都有一套规划、一条样板街道、一条镇村一体化示范带、一个主题广场、一个规范性市场、一个特色产业(特色产业园)或标志性企业、一个星级农庄、一个标准化政务小区。近两年,全县共投入3.8亿元,用于城乡清洁绿化亮化工程,完成造林7.8万亩,建成游园106个,并打造了九老峰及桂嘉路沿线风光带等一批精品景区、景点。95%的村配了环卫设施、建了保洁队伍,实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通过开展“点亮嘉禾”行动,县城背街小巷、乡镇镇区和122个行政村主道实现亮化。
5.县域改革探索亮点纷呈
作为农业大省,县域是湖南改革攻坚的主战场。全省把县域发展体制机制的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举措,为县域发展清除障碍、理顺机制。早在2005年,湖南省委、省政府就出台了《关于扩大县(市)经济管理权限的通知》,扩大88个县(市)的22项经济管理权限。2010年1月,湖南发布了《关于完善财政体制推行“省直管县”改革的通知》,对79个县(市)推行财政“省直管县”改革。2013年10月,省政府向长沙市下放45项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长沙市相应地向所在县域放权。与时同此,各县域立足自身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大力推进改革创新,激发市场活力,使改革成为新常态下县域发展的强有力的动力源泉。
(1)县域分类考核改革得到推行。2013年,湖南省委在第十届七次全体会议上,研究部署了分类指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事关全省发展大局的重大战略,提出了以分类指导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确保在中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根据部署,从2013年起,对全省122个县市区分为三大类进行考核,第一类是中心城区和长株潭经济强县市,共27个县市区;第二类是城乡复合型发展县市区,共计47个;第三类是扶贫开发县市区,共计48个。制定全面小康实现的分类标准,对三类地区进行分类指导,区别各类地区的不同情况,通过科学设定考核指标体系,加大科技创新、民生改善、生态环境等指标权重,更加注重考核各地经济发展总量、人均均量、发展质量的统一,改变了过去单纯用GDP考核县域的做法,县域考核的标准向民生倾斜。在这一改革举措的引导下,全省县域全面小康建设的目标取向更加明确,任务更加清晰,县域全面小康建设进程进一步加快。
(2)省直管县改革加快实施。湖南从2010年开始,在全省79个县市试点推行财政“省直管县”改革。2013年以来,湖南加快推进县域财政体制改革,财政省直管县进程不断加快。根据在财政省直管县改革中,坚持分税分享的改革精神,一是将增值税、营业税作为省与市、县共享收入;二是对所得税分享范围进行适当调整;三是资源税由省与市州按50∶50比例分享调整为省与市县25∶75比例分享;四是原来省与市州按50∶50比例分享土地增值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下放市县,增量部分省财政不参与分享;五是将契税、印花税等与市县经济密切相关的税种继续作为市县固定收入,省里不参与分享。通过省直管县的财政改革,减轻了市级政府对县级政府的干预,县级政府的财政独立性加强,发展自主性增大,拓展了县域发展的空间。
(3)强县扩权改革取得新的突破。本着支持改革、简政放权的要求,湖南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决定》,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把该放的、能放的坚决放到位,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按照决定,湖南选择经济强县和人口90万以上大县,进行扩大经济管理权限试点,赋予试点县市与地级市相同的经济管理权限。该文件规定,省级行政审批权,试点县市能够办理的(除国家另有明确规定以及水电、矿产开发等涉及环境、资源保护等项目外),原则上直接放权或委托给试点县市。试点取得经验后,扩大推广范围。县(市、区)争取上级支持的项目申报实行双轨制,不需市级配套资金及平衡安排的项目,由县(市、区)直接报省,国家、省的项目资金由省直接安排到县(市、区)。通过强县扩权,进一步解除了县域发展的束缚,降低了县域政府行政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为各县域实现新的跨越提供了有利条件。
(4)县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入推进。2013年,湖南县域行政体制深化改革不断推进。一是政府服务更加便民。为进一步优化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方便群众办事,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各县域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步伐,强化县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充分发挥联合审批、“一站式”服务的优势,提高办结效率,简化审批程序,统一收费标准。如茶陵县出台了《建设项目行政审批捆绑收费项目标准》,对建设项目审批实行中心统一受理、单位并联审批和“一费制”收费。二是镇级市改革试点启动。浏阳市支持大瑶镇开展镇级市试点,自2011年起,浏阳市委、市政府就开始逐步放权让利:财权下放,实施“双返”政策,将该镇1514万元以上新增地方收入的80%及土地出让金的80%均返还给镇,仅2013年市财政返还工商企业税收达到4800多万元。另外,浏阳市政府授权大瑶镇公开引进人才,该镇近2年自主招录规划、财务、投融资等专业人才10余人。浏阳市城管局将城市管理执法权委托给大瑶城管中队,由镇政府根据群众需求,进行中心城镇管理和执法。三是行政审批权不断下沉。各县域进一步清理局委办的权力清单,推进依法行政优化县域发展环境,加市场化发展清除行政障碍。一些行政审批或被取消,或被简化,或被下放到乡镇街道。如根据初步统计,长沙县共减少62项行政审批事项,其中包括行政许可34项,非许可审批28项。四是考核评价体系改革加快。资兴市从2011年起开展“差异化”考核改革,将乡镇、街道合理分类,因地制宜制定考核指标,改变了以往的评价模式,根据乡镇的实际情况出题,把整个资兴市所辖的20个乡镇,按照自然资源、人口、面积、人均收入、财政收入等要素,归纳分为3类。2013年出台了《资兴市综合绩效评估工作细则》,通过差异化考核改革,改变了原来以GDP论“英雄”的评价体系,全市各乡镇发展转型加快,生态环境保护得到了乡镇领导的重视,经济发展和人居环境日益优化,正确地引领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县域金融改革创新力度加大。面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巨大的资金需求,近年来湖南积极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县域发展的支持力度,同时诸多县域不断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探索县域金融改革创新之路,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2013年12月,湖南省政府下发了《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明确,在常德市、益阳市、郴州市、怀化市和株洲市荷塘区等开展农村金融改革试点;推进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打造中部互联网金融集聚区;支持在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试点建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等。从各县域的举措来看,主要包括推动金融机构开发符合农村特色的新型金融产品和服务,探索开展“龙头企业+农户+基地”,“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户”、“企业+专业大户”、“企业+家庭农场”等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创新,鼓励各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订单质押、信用联保贷款,与金融机构共同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宅基地使用权、大中型农机具、矿权、商标权、专利权、股权、仓单和农业保险保单等权利类抵质押物贷款和不动产等资产类抵质押物贷款的方法等。目前一些县域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2013年,全省县域新增村镇银行29家。沅陵县探索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改革,在23个乡镇、499个村分别成立金融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并在102个村成立了金融服务室,均为全国首创。目前全县共创建信用乡镇11个、信用村109个、信用社区5个,占比分别达到47.8%、22.8%、22.7%。沅陵县推出林农小额循环贷款等3种林贷新模式,“绿色银行”资本盘活。
(6)农村要素市场体系改革试点推动。全省加快推进农村土地要素确权、登记、颁证等改革试点,以建立统一的农村土地流转服务机构、林权交易平台为基础,加快建立农村产权要素价值评估体系和流转体系,建立健全农村土地要素流转收益分配机制。浏阳市加快构建土地流转平台,促进土地资源城乡优化配置,按照平等准入、公平待遇原则,研究出台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实施细则,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业现代化建设、市政设施、公共服务等项目建设,全面激发了民营经济活力。2013年遏制耕地抛荒,确保粮食安全,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15万亩,油菜46万亩,蔬菜45万亩。资兴市实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率先推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含农村山塘水库养殖承包经营权)、林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房屋所有权抵押贷款改革试点,将农村资源、农民资本置换为财产、资金,实现由“沉睡”资本到“活跃”资金的转化,繁荣了农村经济,推动了农业增效、促进了农民增收。2013年,桂阳县为强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定出台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由该县统筹城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下的县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组具体负责。工作组下设综合协调、产权发证、产权交易和产权盘活4个小组,计划从2013年12月开始用1年左右时间,分宣传发动、组织实施、总结推广3个步骤开展试点工作。该县将依法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使用权以及村组集体资产进行确权登记、换(发)证,实现权证管理信息化;积极探索农村集体产权交易机制,建立农村集体产权交易平台;通过开展成员认定和资产量化工作,大胆创新农村集体产权经营管理模式,盘活了农村集体“三资”,切实维护了农民财产权益。
(作者简介:陈文胜,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央农办乡村振兴专家委员、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三农”工作专家组组长,研究方向:农村经济、城乡关系、乡村治理。王文强,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湖南省社会科学院人力资源与改革发展研究所所长。陆福兴,湖南师范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教授,研究方向:农村政策法律、农业安全。)
来源:陈文胜 王文强 陆福兴 :《湖南省县域发展研究报告(2014)》,湖南人民出版社,2015年7月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