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在十九大之后现在提出来的“乡村振兴战略”,我体会是一个比较综合的、系统的、有很强的前瞻性和高度的提法,不是一个在枝节层面进行乡村改造的提法,比我们之前若干年提出的城镇化战略、新农村建设等口号有更丰富的内涵。乡村振兴战略,我认为主要还是从中国目前的现状与挑战出发提出来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当前中国最大的矛盾,十九大已经提出来了,就是“两个不”,第一个“不”,是“不平衡的发展”,这里面包含着人和自然的不平衡、地区之间的不平衡、人和人之间的不平衡等等。第二个“不”,是“不充分的发展”,这个“不充分”,含义非常丰富,包括市场机制发育还不充分、法治建设还不充分、社会保障与社会公平尚不充分等等,这些方面,都制约着中国的发展。而不平衡和不充分,我认为重点体现在中国乡村。城乡的不平衡,人均收入差距拉大,主要体现在农村,“不充分”也主要体现在农村,农村是我国现阶段各种矛盾的核心和焦点。所以未来,乡村振兴战略一定是中国最为关键的核心的一个战略,这个战略不光是考虑到中国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更重要的是,乡村振兴战略可能涉及到中国整个社会的重建。随着中国城市化率的不断提高,如此大规模人口的身份转变,如此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对于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化、人的观念的影响,那简直是不可想象。所以对乡村振兴战略,不要理解成为短时间的战术性的东西,而是涉及到非常长远的国家战略。
乡村振兴战略的五条目标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第一条是产业兴旺,产业当然是乡村振兴的核心,但是你注意,产业兴旺的前提是什么?我想有两个前提:
第一个前提是需要完善的市场机制。产业发展本身是市场机制发展的结果,因此产业兴旺首先就要求建立比较完善的的市场机制,要有比较充分的产业集聚,这是市场发育的结果,不是政府有意推动的结果。所以很多扶贫的同志(包括公益人士和志愿者)跑到一个山村,发现这个地方到处都是宝贝,他就雄心壮志地要开发这个宝贝,结果干三年之后,铩羽而归,为什么?并不是这个人没有能力,也不是这个人没有热情,没有献身精神,最根本的一点,他没有看到这些贫困地区实际上最缺的是产业的集聚,缺乏完善的市场的机制,所以他无论怎么热情,无论他怎么奉献,无论他动员多少政府资源,最后到底还是很难把那些宝贝通过市场机制开发出来。这种教训太多了,很多扶贫干部,对口扶贫单位,一腔热忱,到了当地一看,这么好的土特产,一定可以卖到北京的超市,帮助老乡脱贫,但是同志们,没有这么简单的,这里面的链条极其复杂,涉及到一个产业的集聚和市场机制建设问题。换句话说,当你把这个产品包装成一个在市场上可以销售的东西之前,你所经历的所有事情,都是产业集聚所造成的结果,都是市场机制本身在起作用。没有产业集聚和市场的机制,寸步难行。
产业兴旺的第二个前提或基础是什么?我想就是人才,各个产业背后一定都必须培育这个产业专门的人才,这个人才可不是一天两天能够造就出来的。假定你在一个山区看到当地的核桃很好,你想开发出来,你必须找到产品开发的人才、平面设计的人才、市场推广和营销的人才、网络人才(电子商务及其他网络应用人才),你还要与金融市场进行对接,与各种其他的市场要素进行对接。这里面可能复杂极了,需要的人才和市场要素极为复杂。正因为没有这样的人才和市场条件(其实人才供给本身就是一种市场机制的结果),所以当地难以发展这样的产业,同时正因为这个产业长期不发达,所以这个人才就不可能产生出来。
我以上说的这两个产业兴旺的前提,大家可能都忽略掉了,而这两个前提都是极难极难的,可是这两个前提一旦具备,各种产业就很容易发展起来。这里面有个“马太效应”,就是越是具备这两个条件的地方,产业发展越好越容易,而产业发展越好越容易,则各种市场机制和产业集聚以及人才也就越多,形成良性循环;而那些不具备这两个条件的地方,产业发展就非常艰难,而产业发展越艰难,市场机制、产业集聚以及人才就越少,形成恶性循环。而我在浙江这些地方看到一个现象,很多产业发展起来相对比较容易,这个 “容易”本身就意味着这个地方有长期的市场机制的积淀与培育,有比较高的产业集聚水平,各种要素在这儿都能很好的配置,从而降低了创业的成本。关键就看你的主意如何,有了好主意,立刻就有人跟你一块儿合作,立刻就有资源过来与你的好主意对接,立刻就有各种要素等待你去配置,找设计的人、找开拓市场的人、找融资的人,都相对容易,创业者的搜寻成本、合作成本、签约成本很低,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关键的条件。(本文节选自作者2018年6月8日为浙江仙居县党政干部研讨班所作的演讲)
作者简介:王曙光,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北京大学产业与文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壹道曙光 微信公众号(原创)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