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徐远:未来属于城市,城市的未来又属于谁呢

[ 作者:徐远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1-27 录入:王惠敏 ]

昨天夜里,当我们躺在床上迎接闲暇周末的时候,在北京的另一个角落,很多人开始上路,行色匆匆,他们不是自愿要走。

有人说:“这是北京在驱赶低端人口”,我不知道他们分析的有没有道理,毕竟评价别人要建立在阅读文章的基础之上,而我现在除了标题什么都看不到。但也有人说:“干得漂亮!这次行动,解决了大伙儿的心病”,从文章中看,小区的其他租户对以这种方式消除安全隐患的行为颇为满意。

今天,我们不谈那些深夜离开北京的人,我们谈城市化。各一二线城市使出浑身解数,争夺高端人才,与此相对应的,是低端人口,我不想去承认“人”是可以划分成高端和低端的,但在这里,我们姑且这么去表述,用以代称不同的工种和产业。

城市只有高端人口是不行的,还要有低端人口,还要有做家政的、做餐饮的、做保安的、送快递的,这里面离开谁都不行的。一个健康的城市一定是要什么人都有的。

未来属于城市,城市的未来又属于谁呢?

“工业化超前、城市化滞后”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成就,以及存在的很多结构性问题,都可以归结到这简简单单的十个字。城市化滞后,滞后以后会怎样?一定会发力追赶吗?下面我们来分析城市化的基本动力。

图一 美国经济密度

QQ截图20171127113254.jpg

徐远:未来属于城市,城市的未来又属于谁呢(图2)

图二 日本经济密度

QQ截图20171127113142.jpg

再来看日本(图二),也是一张经济密度的地图,也是三大都市区和其他一些大城市很高,东京、大阪、名古屋最高,其他地方你看到的凸起都是城市,其他地方很少。从产出的地域分布上看,不管是美国,还是日本,都是集中在城市,特别是少数大城市,广大的农村,虽然占地占绝对比重,但是经济密度很低。这种集中,不是偶然的,而是反应了产业结构的变化,现在我们来看产业结构。

图三 三次产业产出占比

徐远:未来属于城市,城市的未来又属于谁呢(图4)

徐远:未来属于城市,城市的未来又属于谁呢(图5)

稍微说一下工业,有人说工业也需要大厂房大园区,那是不对的,只有极少数的重工需要大厂房、大设备,需要铺开,只能在一楼,其他都是在高楼上就可以完成的。所谓的亚洲四小龙,比如说香港,他们刚开始也都是轻工业,香港是在高楼的小格子里生产玩具、鞋子和袜子,是靠轻工业是可以发展起来的。工业,绝大多数工业都是不需要空间的。

服务业更不需要空间,甚至是厌恶空间的,一定要有密度,才能省你的时间,给你带来更多的便利。最极端的服务业不需要空间的例子就是CBD,中央商务区。大的城市都有个CBD,大的企业总部都在那里。那个地方租金那么贵,为什么那么多企业都还往里挤呀?因为租金贵,时间更贵。只有这样才能方便大家交流、讨论、商量、见面、谈判、指挥手下干活,这样才能快速完成很多事情,把事情往下推进。

最经典的例子就是美国纽约华尔街,曼哈顿岛只有60平方公里左右,和北京二环面积差不多。你知道曼哈顿人口密度有多大吗?一平方公里2.8万人,而且它的下城区,也就是华尔街那地方,很多大公司、投行、律师事务所都扎堆在那个地方,你想到的最挣钱的人都在那个地方。他们不走,一个房子一千万美金他们也不走。为什么?因为时间太贵了。房子贵,时间更贵,房子贵就是因为时间贵。一个十几分钟,下个楼到隔壁能解决的事情,你让他们跑一个小时跑到上城区去,没门,一个小时生意早就被人抢走了。所以租金贵,时间更贵,潜在的收益更高,所以才会有CBD这个地方。

说了这么多,只是想强调,工业和服务业是不需要空间的,而且很多方面上讲,它们是厌恶空间的。

图四 三次产业就业占比

徐远:未来属于城市,城市的未来又属于谁呢(图6)

徐远:未来属于城市,城市的未来又属于谁呢(图7)

简单概括,这几张图说的是一个简单的道理,城市是现代经济的载体,现代经济产出在城市,就业在城市,所以人往城市里聚,这个事情非常简单,简单到不可能错。

进一步的问题是,城市为什么能产生这么多产出,吸纳这么多就业,是怎么做到的?你看城市里这么多人,密密麻麻的,吃喝拉撒那么多的事情,怎么组织协调?协调不好,就乱了套。

这就要看一下城市的本质。城市是个复杂的现象,具有异常复杂的组织结构,这里不是学术讨论会,所以我简单说一下结论。我把城市定义为一套复杂的网络系统,由基础设施网络和功能机构网络叠加而成。

图五 北京、上海、深圳地铁网络规划图

徐远:未来属于城市,城市的未来又属于谁呢(图8)

这张图显示的是北京、上海、深圳这三个城市的地铁网络规划图,其中很多都已经建成,有一些是在建,还有一些是规划。看到这套密密麻麻的线路,你能想到的是什么?就是复杂到难以置信的一套网络。而且这只是城市网络的一部分,只是地铁网。而且这还只是地下交通,还有地上交通啊,这些城市的地面道路网络更加复杂,比地铁要复杂很多。而交通网络只是城市网络的一部分,供电也是一套网络,供水、供暖、供气、排污都是一套套网络,城市一套复杂的基础设施网络,有了这些东西,人们才可能在这里工作、生活。

而且,这些东西很贵的,地铁的成本很高。要修这些东西得有人口的流量,有很大的流量修这些东西猜划算。没有人口哪来流量呢?只有在大城市,这样的复杂网络才有可能,经济上才可持续。因为它贵,贵就要有集资,只有工程技术还不行,还要有流量来支撑。这些东西,只有大城市才能提供。

徐远:未来属于城市,城市的未来又属于谁呢(图9)

而且,城市只有高端人口是不行的,还要有低端人口,还要有做家政的、做餐饮的、做保安的、送快递的,这里面离开谁都不行的,都会带来不方便。我们现在政策取向有一条,叫城市升级转型、产业转型,似乎高大上的城市就不需要低端人口,这是完全错误的,一个健康的城市一定是要什么人都有的。

所谓高端人口,就是需要别人服务的人口。所谓低端人口,就是提供低端服务的人口。在城市的复杂网络上,需要各种更样的人,而且这个网络越复杂,创造的就业机会就越多。因为大家都是分工协作的,你在这里你有需求,你的需求就创造了别人的就业。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许多新的需求是会出现的。你看快递这个东西以前是没有的,到美国都没有这么发达的快递行业。离开了这么多快递小哥,那么多喜欢网购的人,该有多么不方便,商家业很不方便,成本会高很多。

说完了城市,要简单说一下农村。在城市的复杂网络中,农村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农村完全是分离于城市的吗,它和城市没关系吗?不是这样的。

徐远:未来属于城市,城市的未来又属于谁呢(图10)

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基础设施不发达,相对外围,这是农村落后的根本原因。农村地广人稀,处于外围,没法充分享有城市基础设施带来的好处,没法充分利用城市的功能机构网络,也不可能再建一套,因为太贵了,农村没有那个人口密度,没有那个流量,没法建成像城市那样一个复杂的体系,建成了也没法维护。所以,人口才会向城市聚集,聚集的原动力,就是人们寻求更多的便利,更好的收入,更丰富多彩的生活,这些都是农村不能提供的。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徐远观察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