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张韵:从一个农产品项目的融资失败看如何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

[ 作者:张韵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0-09 录入:王惠敏 ]

  创新农业供给是顺应时势的要求,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目前我国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为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本质是以改革推动农业农村发展从过度依赖资源消耗的方式向绿色生态可持续的方式转变,从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一些新一代农民看到了市场新方向,推出环保质优的农产品,并采用新型融资模式扩大市场。近期央视《创响中国》节目的舞台上就有这样一个案例,给我们带来了创新型农产品如何融资做市场的新思维。

  云南弥渡山原生态的优势环境为黑山猪的养殖创造了绝佳的条件。这里的猪吃的是无污染高海拔野草和粮食,喝的是山泉水,肉质细腻鲜美、抗体强,不易生病。当地公司玉柱农业将本地黑土猪与其它著名优质品种进行杂交,培育出稳定的新品种,提高猪肉的品质及口感。并用弥渡自古传承下来的古法秘方腌制火腿,解决了鲜猪肉的运输存储问题。在小范围试验获得成功后,玉柱农业希望将产品的市场扩大并带着这个项目来到了央视舞台上寻求资本合作。

  但遗憾的是,在听完玉柱生态庄园创始人潘谷林的介绍后,现场8位评委全部灭灯,项目没有能获得融资。谈及原因,几位评委专家认为是融资思路不够清晰,项目战略存在问题。专注于农业产业链融资的惠农聚宝董事长陈景涛指出项目产业链过长,没有聚焦,没出突出优势。他建议深耕在其中一个环节,做出核心竞争力。

  创客基金总裁秦素贤对融资后可扩大的养殖规模提出了质疑,虽然对项目一直看好,但在后期发展规划不明确的情况下,无奈选择了放弃。

  CCTV证券资讯频道首席财经评论员钮文新认为,这类农业新供给的项目,是农业发展的趋势。投资人应该迎合国家的政策,选择这类项目投资,未来一定会有好的收益。但是好的项目还需要有好的战略规划,清楚自己能做什么,擅长什么。做自己最擅长的,深耕在某一领域,避免产业链过长,这样才更容易获得投资人青睐。

  玉柱农业此次融资失败暴露了我国诸多农业企业在运营时的通病,对自身的核心优势挖掘不够,在没有形成拳头产品之前却想着盲目扩大产品线,对目前市场主流融资模式理解不深。专注于农业领域投资的基金和互联网金融企业在寻找好项目的同时,还有责任帮助它们完成产品和融资模式的梳理,这样才能对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和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起到良好的助力作用。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和讯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