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民工学习需求”的调研报告
一、调研背景
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农民工就业问题越来越凸显,逐渐被提高到影响整个社会发展节奏和进程的高度。而要帮助农民工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切实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一个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了解农民工的思想动态,为他们提供学习机会,创造学习条件,提升农民工综合素质,强化农民工业务技能,积极引导、扶持他们去就业,从而拓展他们的就业机遇或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人生。
因此,我们迫切需要了解农民工的学习需求是什么?相关的教育培训机构应采取什么样的形式才更适合于他们?为了解农民工的学习需求,给有关教育培训机构提供一定的信息,我们就“农民工学习需求”方面进行了深入调研。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个人问卷调查方式进行,围绕“农民工学习需求”问题,调查了户籍在江西省万载县乡镇(街道)的10名群众。调查对象均是随机找到的农民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学历及专业、政治面貌、婚姻状况、家庭成员、工作单位、当月收入、有何学习需求以及发展规划等。
二、信息统计
方力,男,24岁,职中,团员,未婚,家庭成员5人。他在万载县工业园区的一家企业任职,月收入2600元左右。原来学习计算机应用,计算机操作水平不赖。现在他想到广播电视大学学习经济学,当一名财务人员。如果不行的话,他就去参加政府组织的短期培训,学习数控技术,毕竟对于一个男士来说,数控这个职业是不错的。
巫唐风,男,35岁,初中,群众,已婚,家庭成员4人。他在江西南昌的一家企业做工,月收入3000元。他很希望参加短期培训,最重要的是很想学习农学,学成后回家乡支持当地农村的发展。他也想参加车床加工培训,这对于他处在一个加工企业多做多得的工资体系中有帮助,毕竟机械加工业需要一批真正有技术的人。
欧阳望,男,30岁,读了高中,但未毕业,群众,已婚,家庭成员6人。他在江西省抚州市崇仁县一家鞋厂上班,月收入3200元。希望参加一些短期培训,早点成为熟练工。那样打工多挣点钱,改善家庭生活条件,给孩子一个好点的学习环境。同时,他正在业余参加短期培训,提升个人素质,学一些实用的石刻技术,准备回老家做点小本生意,支持家乡建设。但是,他考虑到自身也许没那么多资金,又怕亏本。一旦亏本,这么多年的打工都白费了。
萧金水,男,29岁,初中,群众,已婚,家庭成员4人。他在万载工业园区的一家企业上班,月收入约2800元。他虽然有些腼腆,但脑子比较聪明,也愿意继续学习,提升学历。他想到县里的财会培训学校学习财会知识,以后有机会当一名财务人员或管理者。或者通过政府的帮助,在老家开一家小企业。这样自己的生活条件上去了,还可以带着家乡人一起致富。
曾建志,男,25岁,初中,群众,未婚,家庭成员5人。他在万载县城的一家小餐馆打杂,月收入2300元。他不想就这样,愿意继续学习,学一些技术在手上。最好是政府可以安排进行一些免费培训,有家电维修啊,汽车维修啊。只要自己掌握了一门技艺在手上,就不怕找不到工作。况且,需要这方面技工的单位给的工资都不低。有了足够的报酬,就可以为家里减轻经济负担了。
高清丽,女,28岁,职高,群众,已婚,家庭成员4人。她在万载工业园区的一家电子企业做工,月收入约2700元。她考虑通过短期培训提升电子产品制造加工技能,这对于她继续留在该电子企业并在职务晋升上有一定的帮助,毕竟电子产品制造业需要一批真正有技能、懂管理的人。
杨华,女,30岁,高中,群众,已婚,家庭成员5人。她在万载县城一家大酒店工作,月收入3000多元。原来自学了计算机应有基础知识,现在最想取得一个本科学历,主修经济管理学,当一名财务方面的工作人员。同时,她对一些教育机构组织的短期餐饮服务培训也感兴趣,认为可以先让自己在餐饮业好好干下去,寻找更好的机会去深造。
罗文闵,女,27岁,职高,群众,已婚,家庭成员6人。在万载县城一家超市工作,月收入2200元左右。她原来是学文秘的,但后来当了超市职工,无法发挥她的专业能力。她想参加管理学方面的学习培训,凭借着不错的气质和口才,努力成为一个管理者。她也想到电大组织的短期培训中学习计算机应用,提升专业能力,使自己能在未来工作中体现出个人优势。
汪云瑶,女,37岁,高中,群众,已婚,家庭成员5人。在万载工业园区一家服装企业工作,月收入3000元左右。她以前在浙江一家袜厂做工,月收入4000元以上。因为长期在外,习惯了外面的工作和薪酬,回到家乡做工,感觉家乡的工资低,适应不了。所以希望通过培训,提高自己服装加工技能。这种工作的工资是计件的,只要自己勤劳点,工资应该很高。更希望通过学习,提升能力,成为一名组长,那样工资会更高点,更好改善家庭生活条件。
袁馥丽,女,23岁,初中,群众,未婚,家庭成员4人。在万载县城一家面包店上班,月收入2200元。她很愿意继续学习,提升学历,因为她深深地感到,要在县城里继续生活下去,就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虽然她手头钱不多,自认不怎么聪明,但是还是觉得自己可以学一门手艺。她心里盘算着,如果把做面包的手艺学到了,自己也可以开一家面点店了。她除了想学做面包的手艺外,还希望参加一些相关的培训,这样自己创业的机会就更大了。
三、对策建议
农民工工资待遇偏低,工作任务较繁琐,还不够稳定。原因显而易见,主要是由于农民工学历层次偏低,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有待提升,受知识水平限制,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就业创业。
虽然由于年龄、本身学历、当前职位或者岗位、家庭经济条件各有差异,农民工对学习需求各有不同,但是大多数农民工都有学习需求,都愿意继续学习。不少农民工明确表示希望通过高效率、低成本的方式逐步实现自己对工作的期待、对人生的规划。他们期望参加各级各类机构组织的学习与培训,学习文化知识,进一步提升自身学历;希望参加政府组织的免费短期培训,掌握相关技能,以适应本职工作的需要、自身发展的需求。
造成农民工缺乏参与学习培训的机会,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因素。一直以来,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文化氛围较为淡薄,农村教育发展相对滞后,致使一些农民工自幼未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农村青年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而到城市里做工,成为城市农民工后,他们的经济条件有限,居住环境普遍较差,学习与家庭、工作不够协调,甚至有时会受到社会歧视,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农民工参与进一步学习和培训。
当前,我们可充分整合政府有关部门职能,依靠社会、依靠企业,尽最大努力优化现有教育培训机制,加强教育培训改革力度,为那些想学习、需要技术的农民工创造学习机会,拓宽学习渠道,提升综合素质,增强就业创业本领。
(一)教育资源重心下移延伸到农村基层。我国教育资源城乡分布不够均衡,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及小县城,农村本土教育资源比较匮乏。只有把教育资源的重心延伸到了基层,从上向下贯彻,才能将教育培训做到位。特别是在当前农村普遍存在中小学生源减少和校舍闲置的背景下,更应充分利用那些闲置的校舍资源,建立相当数量面向农民工的长效性基层教育基地和培训网络。
(二)加强发达地区对农民工教育的支持。城市的发展需要广大农民工的建设,而作为一定的回报,政府应当鼓励并加大经济发达地区对周边农村的扶持,加大政策和资金倾斜,加大对城市农民工租购住房、医疗养老保障、子女升学等方面的扶助力度。
(三)推行鼓励农民工学习的优惠政策。政府应积极鼓励农民工学习,优化农民工学习环境,出台各项优惠政策,开辟学习培训绿色通道,解决经费难问题,提供图书馆、文化宫、职教机构等储藏着丰厚的文化教育和培训资源的场所,为农民工创造更多的学习培训机会。这也是提升全民素质的重要举措。
(四)重点扶持城市基层创办农民工学校。城市社区属于自治组织,是一座城市的最基层组织,分布广泛、均匀又便捷,与农民工生活、工作最密切,对其学习需求最了解。政府可以在社区创办农民工学校,在师资力量、设备设施、知识技能层面上加大资金投入,让农民工就近入学,满足农民工学习需求。
(五)倡导用工单位开设农民工学习活动室。大部分农民工居住在用工单位或合租的集体宿舍,居住环境不够好,比较拥挤、吵闹、阴暗。建议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开设学习活动室,为好学的职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提高员工素质来优化企业文化,提高工作效益。
(作者单位: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