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40年来,苍溪县始终坚持“产业立县、庭园富民”,经过不懈努力与持续发展,全县红心猕猴桃综合年产值超60亿元,带动贫困户人均实现收入5500元以上,贫困发生率由14.8%下降到6.8%。红心猕猴桃成为富民强县的第一产业和带动群众脱贫奔康的“黄金果”。
紧扣特色资源,做大做强致富产业
一是立足资源,一个产业抓到底。苍溪是“世界红心猕猴桃原产地”,自上世纪80年代选育出世界首个红心猕猴桃品种以来,我们立足独特的品种资源和适宜红心猕猴桃生长的气候、土壤条件,坚定不移地把红心猕猴桃作为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领军产业紧抓不懈。二是规划引领,一张蓝图绘到底。始终把红心猕猴桃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确立并长期坚持“一县一品一产业”“一户一业一庭园”的基本思路。规划“十三五”期间每年新增3.5万亩红心猕猴桃,到2020年全县种植红心猕猴桃50万亩,实现综合产值100亿元。三是传承接续,一届一届干到底。历届县委、县政府不忘初心,从“五小”庭园经济起步探索阶段,到“三规四改”建庭园和“头戴绿帽子、腰缠钱袋子、脚踩粮囤子”规模成型阶段,再到“六个一+三配套”生态家园建设突破提升阶段,发展到现在万亩园“带”千亩园、种植园“套”养殖园、产业示范园“联”农户标准园“全域园区、三产融合”的创新跨越阶段,强力推进“猕猴桃百亿产业融合发展”。2016年,全县新发展红心猕猴桃5.2万亩,累计达到35.2万亩,实现214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覆盖。
紧扣延链发展,推进产业深度融合
一是大园区带小庭园,构建种养循环产业链。建成万亩以上红心猕猴桃种养循环产业园区17个、千亩以上园区66个、产业庭园3.8万个。推行猕粮、猕蔬、猕药套作,种养循环产值达22.5亿元。二是加工园联物流园,做强加工物流链。建成红心猕猴桃加工及冷链物流园,建成万吨猕猴桃采后处理中心、年产值10亿元猕猴桃精深加工中心,新开发猕猴桃深加工产品32种,第二产业产值实现23.46亿元。三是种植园联旅游园,拓展互动服务产业链。建成红心猕猴桃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个、休闲农庄187家,建成全国首个红心猕猴桃交易中心和县级“京东馆”,举行全国红心猕猴桃研讨会和采摘节,旅游观光及服务业产值实现14.7亿元。
紧扣提质增效,打造市场知名品牌
一是大力包装公共品牌。推进标准化生产,提升猕猴桃基地水平,建立“苍溪红心猕猴桃”和企业自主商标为一体的母子商标体系,创成“国家出口猕猴桃质量安全示范区”。二是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对创品牌拓展市场业绩突出的新型主体,一次性给予10万元奖励。在上海、广州等全国大中城市建猕猴桃品牌旗舰店30多家。大力支持企业申请国际标准认证,培育苍溪日昇、四川华朴等一批出口企业。三是依法保护产业品牌。依法打击损害苍溪红心猕猴桃品牌的侵权违法行为。2016年,品牌增效带动全县贫困户人均增收825元。苍溪红心猕猴桃重品牌质量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验被央视《新闻联播》播报。
紧扣精准扶贫,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一是自强农场扶贫。围绕“一人一亩产业园、三年脱贫超万元”目标,实施“以奖代补”“以购代捐”帮扶贫困户建“自强农场”8500个,带动2.2万贫困人口年人均增收5600元。二是经营主体扶贫。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7家,其中上市公司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24家,家庭农场581家。通过新型经营主体“四保三分红”(保土地租金,保农户就近务工,保贫困户零投入创业,保产品订单收购;销售利润二次返利分红,贫困户到户扶持资金入股企业经营保底分红,果品保鲜存储增值分红),带动2.5万贫困人口年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三是资产收益扶贫。“盘活资金”,探索财政支农资金股权量化改革,分别按1∶2∶7的比例折股分配给村、组和农户,对贫困户设置扶贫优先股,由新型经营主体年终按股分红。“盘活资产”,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造试点,盘活农村存量闲置资产1.1亿元,试点村贫困户人均受益150元。“盘活资源”,大力开发“四荒”土地资源,种植红心猕猴桃2.5万亩,贫困户人均获利115元。四是科技支撑扶贫。深入开展“万名农技人员进万村”活动,落实一村一名农技帮扶人员,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产业技术联盟,常态化开展实用技术推广服务,免费培训贫困农民5.8万人次,培训帮扶干部5.1万人次,编印发放技术资料15万册。
紧扣保障支撑,构建扶贫长效机制
一是强化党建引领。深入实施党建扶贫工程,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扶贫优势,建立产业服务党支部1653个。选派3000多名机关干部,结对帮扶有条件发展产业的贫困户1.9万户。二是强化政策支持。出台20多条产业扶贫支持政策。其中,对自建2亩以上产业园的贫困户,除享受国家产业扶持政策外,县财政给予“以奖代补”资金6000元,产业保险由县财政补贴75%。三是强化资金保障。全县每年统筹整合涉农项目资金2.5亿元配套产业基础,撬动社会、民间资本10亿元以上投入产业发展。建立“土地银行”,创新金融扶持产业发展,发放小额扶贫贷款7.25亿元、扶贫再贷款2.2亿元、农村产权抵押贷款2.51亿元,惠及贫困农户2.9万户。四是强化风险防控。创新实施“订单+保单”双单保险,化解经营风险机制,全县红心猕猴桃订单生产率达100%,产业保险覆盖率达95%以上。
(作者系中共四川省苍溪县委书记)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农民日报》(2017年09月16日03版)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