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论剑

艾莲:处理好生活垃圾 新农村健康又美丽

[ 作者:艾莲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9-15 录入:吴玲香 ]

——关于加快做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建议

近年来,广大乡村地区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兴农旅发展之路,农家乐、休闲避暑、健康养老产业星罗棋布。旅游业的长足发展大大促进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游客日益增多,随之而来的是生活垃圾种类增加、数量增长;难于分解的垃圾比重加大,处理的难度加大,成本增高。许多因垃圾所造成的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农村生态环境恶化造成的危害令人担忧。

一、农村生活垃圾存在的突出问题

1.破坏村容村貌

农村天蓝地绿,自然风光优美。外来旅游、休闲避暑、健康养老的人员与日俱增。生活垃圾,也越来越多,大量垃圾随意丢弃,破坏村容村貌,影响乡村美景。因此农村生活垃圾如果得不到有效处理将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进展。

2.危害身体健康

在农村,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在道路边、河溪边、田埂边,造成生活垃圾大片暴露堆放。农村几乎家家都或多或少饲养家畜家禽,大多数时间的放养,畜禽粪尿随处可见。羌寨、农家乐的餐厨垃圾也处理不当,无人清扫,导致“晴天臭气熏天,雨天污水横流”。垃圾所含的有毒物质和病原体,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疾病,直接影响农民的身体健康。另外,农村生活垃圾中部分属于危险固体废弃物,以及部分地方农民仍在使用的国家已经禁止使用的农药和灭鼠药等剧毒物品。这些危险废弃物和产业废弃物几乎没有得到任何有效处理。一些持续性有机污染物在环境中难以降解,这类废弃物进入水体或渗入土壤中,将会严重影响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健康,对生态环境也会造成长期的不可低估的影响。

3.造成环境污染

农村生活垃圾会造成土地、大气和水资源的污染。农村生活垃圾不加以处理和利用,任意露天堆放,不但占用一定的土地,导致可利用土地资源减少,还容易污染土壤环境,影响阻碍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发育。生活垃圾中的细小颗粒、粉尘随风飞扬,进入大气并扩散到很远的地方;一些有机固体废弃物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还会释放沼气,在一定程度上消耗其上层空间的氧气;有毒有害废物还可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气体,扩散到大气中危害人体健康。生活垃圾可随地表径流进入河流湖泊,或随风迁徙落入水体,污染人类饮用水源。因此,农村生活垃圾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将对环境造成直接或间接的长期危害。

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几点建议

1.坚持政府主导,集中统一处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关系百姓的生活环境和身心健康,在当前村落村民自治能力薄弱,收入不高的现实状况下,政府需要承担起相应的组织、协调、引导责任。把推行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列入议事日程,预算统一的经费,抽调专门人员,切实做到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处理。

2.加强宣传教育,促进群众转变。让群众自觉对垃圾进行分类,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产生量。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促进村民全面认识垃圾未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危害。组织村民参观垃圾处理站,使村民更直观地感受到垃圾的经济价值。通过交流学习,使村民转变观念,促使村民将家庭垃圾进行分类,通过变卖和堆肥的方式进行循环利用,变废为宝。

3、加大资金投入,建立收集系统。农村垃圾治理应该被视作一项公共事业,其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及地方财政。在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的情况下,垃圾收集与处理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滞后,已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建立村级垃圾收集系统,吸收部分有劳动能力的农村低保人员自觉加入到农村清洁队伍当中,集中收集的农村生活垃圾由乡镇统一组织运输,运至县级垃圾填埋场进行统一处理,让农村生活垃圾得到科学处置。
4.科学选择模式,节约处理成本。目前,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有两种模式:无害化卫生填埋和无害化焚烧发电。无害化卫生填埋模式适用性广,对垃圾成分要求低,建设运行投资小,技术更加稳定,更适应广大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处理实际。在距县级填埋场较远的乡村,由环保部门指导选建的垃圾填埋点,采取四面围护,一层垃圾一层土,就地填埋的方法,比较符合农村实际。

5.落实目标措施,严格管理考核。把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工作纳入目标责任考核,逗硬奖惩。保洁员实行浮动工资,连续三次检查不合格将更换,村民将接受农民夜校环境卫生课,对村落、羌寨、农家乐、农户环境卫生进行评比,每年进行授牌表扬。

(作者地址: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