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第四届)中国粮食与食品安全战略峰会”开幕式上,欧洲委员会农业和农村发展总司司长泽西·普莱瓦和美国爱荷华州州长特里E.布兰斯塔德作主题演讲,从不同角度对中国农业结构问题以及发展前景发表了看法,以下是两位外方专家的主要观点。
泽西·普莱瓦:消除贸易壁垒,提高创新能力
泽西·普莱瓦表示,经过多年的努力,各国在粮食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尤其是降低了饥饿人口的数量。但仍然有全球人口11%的人面临着长期营养不良等问题。据相关机构预测,到2025年全球人口达将到97亿,到那时不仅要提供充足的粮食,还要提供营养、安全的粮食。
因此,他认为要解决粮食安全问题就需要以有效的方式来管理现有资源,而且需要全球共同合作来应对这个难题。在他看来,中国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现在的中国在粮食安全这方面有着非常强大的影响力,尤其是今年中国成功举办了G20农业部长会议。
他认为,中国农业发展目前面临的农产品供给过度以及其他农产品供应不足等结构性问题,欧盟多年前也有类似的情况。这些年,欧盟的共同农业政策经过不断地改进,已经取得一些成就,有一些成熟的经验可供中国借鉴。
首先,经过多年的改革,欧盟确立了以市场为导向的运行机制,而且把给农民的支持政策从“黄箱”转到了“绿箱”,从价格支持变成了收入支持。虽然这一系列的改革并不顺利,但实践证明,这样的改革方向是正确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欧盟的农业才变得更加具有竞争力。
其次,2013年,欧盟完全取消了出口补贴,开始关注环境以及农村地区的发展,希望农民尤其是年轻人能够留在土地上,以此加强农村社区的凝聚力。
最后,欧盟的农业政策以及研发的相关政策,都在鼓励和促进农业方面的提高和创新,还希望通过对高质量农产品的重视来提供更多的附加值。同时,欧盟也致力于落实相关旨在避免粮食浪费的项目。
此外,泽西·普莱瓦对中国的农业供给侧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第一,尽可能地消除扭曲贸易的壁垒,允许农民能够公平竞争。第二,要更加高效地使用资源,尽量减少可能带来气候变化的因素。巴黎协定的签订,对于全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至关重要。第三,通过创新和研发来实现生产力提升的可持续性,以及促进智慧型农业。第四,加强农村和社会的联系,同时加大投入振兴农业地区。第五。尽量避免粮食的浪费,提高粮食供应量的效率。
特里E·布兰斯塔德:加强贸易往来共同应对粮食问题
作为美国爱荷华州州长的特里E·布兰斯塔德,首先向与会者介绍了近几年美国爱荷华州的农业发展情况。爱荷华州的玉米、大豆、鸡蛋和生物燃料的产量在美国都处于领先地位,谷物和牛肉位居美国第四位。目前,爱荷华州建立了高技能的劳动力市场,良好的商业条件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同时也在不断开发新品种、工艺和技术。爱荷华州的食品原料生产企业和食品加工企业也有非常广泛的合作,可以开发更好的解决方案和新产品。在农作物保护以及植物性种子遗传技术、生物燃料以及可再生化工生物品等方面,爱荷华州也处于创新前沿。
爱荷华州的这些先进经验,在特里E·布兰斯塔德看来,都可以帮助世界解决农业以及粮食安全方面的一些问题和挑战。因为到2050年,全球将面临着解决90亿需人口的温饱问题。如何满足这些人的粮食需求,将是未来巨大的挑战,因此,要从现在就开始认真筹划改造现有的农业条件。
他认为,对于如何应对挑战,这次峰会能发挥很大作用,可以促进新伙伴关系的发展,还可以进一步强化中美两国之间的合作关系。
从往来历史上看,爱荷华州和中国很多机构都有互访,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就接待很多来自中国的代表团,而且部分代表团还是由美国农业部、美国谷物协会和美国大豆协会等机构提供赞助。爱荷华州的经济发展局、大豆玉米协会也多次在中国进行访问。这种合作与互访促进了双方的紧密合作和相互理解。
他表示,正是因为过去几十年的交流和合作,中国已经成为美国爱荷华州非常重要的贸易伙伴。2015年中国是美国爱荷华州在农产品的第三大出口国,其中包括一些重要的商品类别,如玉米、大豆、畜牧和农业的产成品。
中美农业合作和贸易的快速发展为中美两国农民提供了巨大的好处。他希望能够继续强化这种合作关系。更重要的是,中美两国为全球重要的农业经济体,有责任也有机会合作来解决和推动农业持续发展,保证全球的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中国农业信息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