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热点话题 > 农业供给侧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土地督察如何发力?

[ 作者:曹悦妮 黄厅 明小毅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3-14 录入:吴玲香 ]

今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突出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做减法,又做加法,使供给和需求协同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此,不少代表委员就国土资源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意见建议,引发社会关注。

国家土地督察机构作为改革的督战队、推动地方依法依规落实土地管理利用责任的尖兵,如何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各督察局有关负责人对此进行了探讨。

升级督察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我们的思维方式要变了。国家土地督察沈阳局副专员尹明说,督察发现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随着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尤其是国家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要求,督察工作也要更新理念。过去工作重点是问题导向,把脉问诊地方政府经济发展中土地利用和管理方面的问题。现在应该是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并举,尤其要重点关注目标导向,通过摸底算账排队,对症开方激发地方政府科学发展内生动力。因此,新时期的土地督察干部不仅要会做专科医生,更要通过能力建设年活动提升水平,努力做全科大夫。

今年土地督察工作要点明确要求,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土地督察工作,以推进结构性改革,服务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惠民生和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目标开展督察工作。

观念一转天地宽。谈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少督察人都认为督察理念要根据新形势、新要求更新升级。

国家土地督察上海局局长高向军提出,打造供给侧改革土地督察升级版要转变督察观念,在认真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同时,督促地方树立资源规划保护观、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观、资源为民惠民观。他认为,作为部党组在土地管理中的左右手,国家土地督察机构要紧紧围绕经济新常态、发展新理念、供给新做法这个大局,牢牢把握工作定位,以及既接天线、上联中央,又接地气、紧贴基层的先天优势,做好国土资源供给侧改革的助推器黏合剂

国家土地督察南京局副局长章昌华指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2016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新任务,也是今年土地督察工作的新目标。作为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必须秉持五大发展理念,围绕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项任务,着力加强能力建设,统筹布局、有序实施好全年各项工作。

立足定位创新督察机制和方式

不断完善土地督察机制和方式是高效完成土地督察任务的有力抓手,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更是如此。

国家土地督察西安局局长杨璐指出,经过十年的实践,土地督察机构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督察模式和方法,推动地方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具有职责优势、地域优势和工作优势。尤其是近年来在督察方式、方法上的有益探索,有助于充分运用大数据平台,以大督察为统领,按照摸摸底、排排队、算算账的要求,帮助地方算好土地供应和利用的大账,推进土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国家土地督察沈阳局副局长潘宏勇认为,土地督察机构根据自身定位,在国土资源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应当发挥好保驾护航作用。一是发挥好的作用,对中央和部出台的有关国土资源领域供给侧改革制度措施,监督是否在地方得到有效贯彻落实。二是发挥好的作用,一方面要掌握地方出台的涉及国土资源领域供给侧改革的政策措施是否符合中央和部的总体部署、是否符合当前土地利用管理法规政策,帮助不走偏;另一方面要了解地方政府和全社会对中央和部政策措施的意见、建议、困难,并及时向上反映,协助察实情

高向军提出,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实现督察方法、督察手段的转变。变直接驻点督察、地方后整改通过日常督察摸排问题,地方先举证、整改,督察局后抽查,切实落实省级政府土地管理主体责任;变胡子眉毛一把抓为学会弹钢琴,重点对省域范围内的普遍性问题、重大违法违规的典型案件,督促地方严肃处理。在用好行政监督手段的同时,更加注重发挥市场机制、技术工具等的作用;借助国土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手段,把地方土地利用的效益账算清楚,让地方做到心中有数,督导地方运用市场机制合理投放土地,实现土地资源高效利用。

推动地方提高资源配置质量和效率

推动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是推动地方提高资源配置质量和效率。

对此,今年土地督察工作要点提出:跟踪督察地方推进结构性改革政策落实情况。围绕去产能,深化产能过剩项目用地督察成果,推动处置僵尸企业;围绕去库存,监督检查房地产用地政策执行情况,引导地方落实人地挂钩政策,合理调整用地结构;围绕防风险,督促处置侵占群众合法权益、土地违规抵押融资等问题,加大信访事项督办力度;围绕降成本,落实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的要求,加强土地审批事项督察,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围绕补短板,督促地方落实支持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用地政策,落实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政策,补短板。

杨璐分析指出,新常态下,西北地区各项经济指标在直降之后趋于平缓,原来依靠规模扩张的高速增长模式难以为继。按照部党组围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障政令畅通的部署,西安督察局将以土地供给管理的综合效益督察为重点,采用疏堵结合的方式,持续跟踪督察西北6个省级机构推进结构性改革政策的落实。

杨璐介绍,西安督察局今年将落实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要求,督导地方继续推进批而未供土地盘活、闲置土地收回等工作,对陕西107个工业园区和新型城镇化试点地区、甘肃14个市(州)、宁夏5个市22个县(市、区)开展土地管理和利用效益评价、算账,激发地方政府去产能、去库存的内生动力。

潘宏勇透露,沈阳督察局今年将重点抓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总结利于丰富供地渠道、降低供给成本的有效做法;持续推进闲置土地整改处置工作,督促地方政府根据自身实际优化用地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规范土地市场秩序;继续加强督察监管,侧重在土地审批供应、产能过剩行业用地、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差别化用地政策实施等方面开展监督检查,更好地保障法律法规和中央供给侧改革有关政策得到有效贯彻,也督促地方政府对下放的行政审批权接住用好;加强督察能力建设,通过探索土地督察大数据建设、土地督察评价体系建设,提高土地督察机构把握宏观、掌控大局的能力。

高向军指出,上海督察局将着力从耕地数量保护的督察转向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的督察;从土地利用合法合规性的督察转向成本效益性的督察,督察地方落实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约束性指标,持续做好清理和处置批而未供、闲置土地专项督察整改工作。充分运用大数据实现大督察,从督促地方管好用好土地、维护良好的土地管理秩序,转向通过土地督察促进地方实现从传统土地管理向现代土地治理的新跨越,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章昌华介绍,南京督察局将通过做优专项督察,督促永久基本农田划定,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做精例行督察,加强供地结构分析,检查推动地方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做实日常督察,维护群众权益,落实共享发展理念;做深分省督察报告,通过算账、排序促进节约集约用地。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中国国土资源报2016-03-11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