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宋洪远: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调”和“改”既要转型融合又要科技创新
今年,是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尤为重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究竟如何改?在2017“互联网+农业”论坛上,宋洪远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在他看来,我国农业发展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面临阶段性的农产品供给过剩和总量不足并存、农民增收动力不足等难题。“这些矛盾和问题都急需解决。”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可以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还能破解诸多现存难题。
他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归结到底就是“调”和“改”。“调”就是要调整、转型、融合。调整优化农业结构,除了品种结构外,还包括生产结构、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而“改”则代表改革。它包括科技创新、政策调整和体制改革。宋洪远认为,在此番改革中,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模式的创新都将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新变化。
此外,宋洪远还在主题演讲中表示,解决体制机制问题要进行一下几个方面的改革。一个是土地制度,包括农地制度和建设用地制度,第二个是经营制度,包括经营主体的培育和经营方式的创新,第三个是产权制度,包括资金资源资产,当前主要是要推进农村经营性资产的股份合作制改革,第四个是金融制度,既要发育农村金融机构,又要扩大农村抵押担保物范围,同时还要发展农作物的灾害保险和动物的疫病保险,为农业的发展规避风险。
同时,他还建议对四个专项制度进行改革。“比方说水利,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不改革农业也不可能持续发展。林业不改革,粮食也不可能持续稳定发展。再比如说农村供销社的改革、农垦体制改革等。”
宋洪远说,上述五方面的制度改革,可以概括为“4+4”,改革的方向就是要培育农业农村发展的动力或者叫动能,围绕着调整和改革,这一轮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主要任务实际上就是这六方面,概括起来就是调结构,转方式,促融合,科技创新,政策调整,体制改革。(记者 殷航)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封面新闻 2017-08-18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