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午,李克强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里在“2017年重点工作任务”中提到,2017年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在克强总理的工作报告中,农业仍然是2017年的重点工作任务,排名第5位。
这份报告中对于农业如何做到稳定发展和农民如何持续增收的大目标给出了非常细致的任务要求。
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拓展农民就业增收渠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互促共进,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发展生产,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扩大优质水稻、小麦生产,适度调减玉米种植面积,粮改饲试点面积扩大到1000万亩以上。鼓励多渠道消化玉米库存。支持主产区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拓展产业链价值链,打造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
加强现代农业建设
加快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创建,打造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推进土地整治,大力改造中低产田,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00万亩。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离不开农业保险有力保障。今年在13个粮食主产省选择部分县市,对适度规模经营农户实施大灾保险,调整部分财政救灾资金予以支持,提高保险理赔标准,完善农业再保险体系,以持续稳健的农业保险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深化农村改革
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完善粮食等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深化集体林权、国有林区林场、农垦、供销社等改革。健全农村“双创”促进机制,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鼓励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科技人员到农村施展才华。
加强农村公共设施建设
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0万公里。实现农村稳定可靠供电服务和平原地区机井通电全覆盖。完成3万个行政村通光纤。提高农村饮水安全供水保证率。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既有现代文明、又具田园风光的美丽乡村。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变”与“改”
3月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记者会。记者会上,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和副部长张桃林就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话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粮食生产的“变”:去年,我国粮食生产出现十二年来的首次减产,减少104亿斤。对此,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减的主要是玉米,也是我们主动调整结构的结果。粮食产量根据当期供求适当增减是正常的,将会成为一种常态。”
粮食生产的“改”:“过去调整农业结构,是在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进行的,主要通过行政推动;这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是用市场的手段和改革的办法、通过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来实现”。
农产品安全的“变”:“目前,我国没有批准任何一种转基因粮食作物商业化种植,对于违法违规种植,我们也是严格禁止的。”在回答关于转基因的问题时,韩长赋说。
农产品安全的“改”:“下一步,在积极稳妥推进转基因发展上,我们会按照‘非食用—间接食用—食用’来推进。在口粮上,我们会慎之又慎。”张桃林说。
土地资源的“变”:目前,我国土地流转面积占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35%左右。韩长赋说,土地流转过程中尤其要保护好农民利益。为此,我国去年实行了“三权分置”,确实权、颁铁证,使集体、承包农户和流入土地者的权益都得到保护、能够平衡。
土地资源的“改”:土地三权分置有利于盘活土地资源,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但农业贷款难、融资贵、保险少却成为短板。对此,韩长赋表示,农业部与相关部门正在积极行动,建立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贷款担保体系,努力补上农业金融服务的短板。韩长赋表示,农业部还将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业企业和涉农企业上市融资,缓解农业融资难的问题。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今日头条(头条号/央视财经评论)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