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重判巨贪村官敲响集体经济警钟

[ 作者:杜才云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5-15 录入:19 ]

安徽"巨贪村官"二审维持原判 此前一审获刑20年(5月11日,中国网)

常言道:“船烂也有三千钉”“瘦狗也能熬炼三斤油”,这是在形容最差的村级集体经济境况;而在有的地区有的村,那情况迥然不同,有的村有矿山,有企业,有物流商贸公司,集体经济账面上的钱绝对不是“仨瓜俩枣”能涵盖的,须用“富得流油”来表述,需多用几个零来显示结存金额。

但是,富裕村的村民同志们,也不要高兴得太早,即使是集体累积财富如金山银山,村级集体经济富得流油,遇上刘大伟这样的“村级巨贪”,一样叫你村变得“一穷二白”,不到十几年功夫就会“回到解放前”,像电脑被格式化一样,回归贫困村的初始状态。

富裕村是这样炼成的。地处淮北市南郊的烈山社区原是个资源丰富的富裕村,上世纪八十年代办起了村办集体煤矿“友谊二矿”,那时候没有清洁能源,全国的燃料都用煤炭,“生命诚可贵,煤炭价更高;若想购煤炭,先把现金交”,就这样,全村积累了“第一桶金”,该村又开办了若干家公司子公司啥的,那场面一派欣欣向荣。若在正常情况下,与华西村、宝山村等村一样,都会走上康庄大道,全村男女老幼都盼着过好日子呢。

“树大招风,财多招贼。”从1998年开始,刘大伟先后任友谊二矿党支部副书记、矿长,后任烈山矿矿长、洪杨矿矿长、烈山村(烈山社区)党委委员、副书记、书记,是该村6家公司实际控制人。他可不是“省油的灯”,在掌握村办煤矿和村委实权期间,开始安插家族势力、陆续转移、挪用集体资产到直系亲属名下。

“巨贪村官”刘大伟真不愧是“财富狙击手”“毁梦达人”。自从来了刘大伟,烈山村的噩梦就来了,好日子就到头了,他就是集体经济的超级克星!

为了确保“吃定”“吃稳”村集体经济这块“唐僧肉”,刘大伟多方寻求“保护伞”,为其大行贪腐之道大开绿灯。他通过行贿营造关系网,先后将烈山区原区委书记刘某、原区委副书记陈某某、原常务副区长董某某、烈山镇原党委书记任某某等领导干部“拖下水”,这些人受贿后均成为刘大伟的“保护伞”,与其串通后共同侵吞该村集体经济,可怜了该村集体经济,像一块无辜的“唐僧肉”,被刘大伟等人给糟蹋殆尽,涉案金额高达1.5亿元,哪个小村庄经得起这样的折腾?烈山村的面貌急转直下,再也找不到往日的辉煌。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天网恢恢,疏而不漏。”5月11日上午,“小官巨腐”刘大伟贪腐一案进行二审宣判,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被告人刘大伟犯贪污罪等七项罪名,被安徽省淮北市中级人民法院数罪并罚,判处其有期徒刑20年,并处罚金人民币630万元,没收个人财产人民币500万元,把贪得村财“全吐出来”,还倒贴了“一坨”,为村级集体经济安全重重地敲响了警钟。

“重判巨贪村官刘大伟”,这个响亮的警钟表明,集体经济积累不容易,要经营管理好更不容易,如果监管乏力,很难确保村集体经济安全。为此,县乡要严格执行村财乡管力度,监控好村集体经济走向;加强村干部民主监督管理,支持村监委会规范化建设和履职,严格落实村级“三重一大”事务决策制度,严防“村支两委”负责人独断专行,加大纪律审查力度,保持对“村贪”和“保护伞”的严打高压态势,确保村社区集体经济在保值增值中安全运行,并让基层群众成为真正管理者、监督者、受益者。

作者单位:四川北川县委编办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