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胜利闭幕,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短板,要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切实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最严格的评估考核,严肃查处假脱贫、“被脱贫”、数字脱贫,确保脱贫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反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打赢脱贫攻坚战,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地党委政府更要撸起袖子加油干,用实际措施保障精准脱贫,带领群众拔掉穷根、摘掉穷帽,脱贫致富。
首先,要凝心聚力强服务。众人拾柴火焰高!打赢脱贫攻坚战,基层干群上下要一条心,把脱贫攻坚当作自己的主业,切实转变扶贫帮困是“规定动作”、走村入户是“例行公事”的思想,强化服务意识,在为人民谋幸福谋发展这个落脚点上凝聚力量,立足实际,与群众交心谈心,激发群众向往发展的内生力,站在群众的角度想问题,了解群众急什么、需要什么,为精准施策打下坚实基础。
其次,要精准施策谋发展。精准把脉,对症下药方可祛除病根。扶贫脱贫关键是要找准“穷根”,对症下药。由于贫困人口贫困原因不同,因此脱贫攻坚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只有真正深入群众,看实情、听实话,找准致贫原因,才能找准帮扶措施,缺什么,补什么,按照发展生产、易地扶贫搬迁、生态补偿、发展教育、社会保障兜底“五个一批”工程,通过产业增收、落实教育政策、促进转移就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帮扶行动,让更多政策落地落实,真正的拔除“穷根”,摆脱贫困,脱贫致富奔小康。
最后,要强化考核出实效。正所谓有压力才更有动力,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考核工作制是推进脱贫攻坚的有效手段。各级党组织应层层压实责任,增强各级部门和工作人员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确保各项扶贫政策落到实处,把精力、物力、财力投入到解决贫困群众的所忧、所急、所盼的点上,这既是对地方扶贫责任的加压,也是对扶贫工作方法的倒逼。通过立下“军令状”的方式,使各级党组织自我加压、负重前行,推动脱贫攻坚任务的全面落实。
(作者地址:临沧市临翔区马台乡)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