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基层、打基础。如何充分把乡镇党委的龙头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从去年初开始,四川把加强乡镇党委建设作为抓好农村党建的硬任务,在扩权强镇、规范管理、抓村促村、强化治理上下深功夫,加大抓乡促村工作力度。(2月12日,四川日报)。
农村基层党建是“从严治党”的“末梢神经”,在全面从严治党战斗打响之际,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农村基层党建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改进提高不能停滞不前。如何让农村基层党建“活”起来,最关键的就是抓好乡镇党委“一把手”。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近年来,四川省加强乡镇党委建设,坚持好中选优、优中选强,注重选拔政治品行过硬、党员群众公认、能够驾驭复杂局面、敢于担当的优秀干部担任乡镇党委书记,选齐配优“一把手”。全面提升了乡镇党委书记的整体素质,这对推进农村现代农业、乡村旅游、城镇建设等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抓好农村党建,不仅要“抓书记”,更是要“书记抓”;不仅要抓党委“一把手”,更要抓村级组织“一把手”。作为农村基层组织的“党代表”,作为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乡镇党委书记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龙头”。“龙头”的示范带动作用发挥好了,基层干部队伍才会有“标杆”,组织工作才会有“动力”。
农村基层党组织不仅处在改革发展稳定的第一线,也处在各种矛盾和利益考验的主战场。在农村,各种非法活动盛行、党员管理困难、经济基础薄弱,这些都是制约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老大难”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党委“一把手”必须冲在前面,敢于动真碰硬。要有大刀阔斧的改革信心,发挥群策群力,研究解决问题的新办法、新思路,着力补齐“短板”,防止“木桶效应”。
全面从严治党,“一把手”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乡镇党委书记必须坚持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理念,只有农村基层党组织强大起来了,党在农村的全部工作才会有坚实基础,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才会有可靠保障。
作者地址:成都市青白江区政府北路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