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针对四川资阳五保户申领补助被迫请村官吃饭事件,纪委处分了多名乡村干部。然而,村民办事请村干部吃饭或者送红包,是很多地区不成文的潜规则。近年来,随着城镇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村官腐败现象日益剧增,尤其是与征地拆迁相关的贪腐案,涉及数目惊人,也是酿成类似贾敬龙案的罪魁祸首。“村官政治”格局下的后乡土社会缺乏法制光芒照耀,仅靠道德体系无法维持秩序和人心的平衡。(来源:2016.10.28 腾讯评论)。
在我们平时有句玩笑话,那就是别拿村长不当干部,这话是拿来调侃村干部的,是说村干部官小言轻,但是在现实中,乡村干部的生活却是让人瞠目结舌。
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等干部,本是微不足道的,在基层有着十分特殊的地位。工作面对家家户户,工作量大,影响面广,层面复杂,情况特殊。同时,他们来自于百姓,工作在基层,系统接受教育的机会不多,上级党政组织对他们的教育监督也往往不易到位,容易产生疏忽管理的现象。
村官不是公务员,不是体制意义上的党政干部,不在国家编制内,也不领国家薪资,做的却是国家干部的事,而身份则是自治体的农民。其政治资源依赖社会自治体的威望以及初级团体比如宗族、私党等乡土势力的支持。从法理上看,村官职权没有法律依据,不适用法律规定的职责,因而村官有更多欺上瞒下、中饱私囊的贪腐机会。
对于身处偏僻乡村与外界接触相对较少的农村群众来说,在一定程度上村官就是政府的象征。因此,一个村官的腐败,伤害的不是一个两个群众的合法权益和感情,而是一个村庄、一批群众对党和政府依法治国、强力反腐的信任和支持。
近年来,小村官打贪腐案件频发,大有“苍蝇之腐有时不逊于老虎”之势,村官是真正扎根于群众身边,为群众直接服务的干部,村官才是群众对干部形象最直接的认知,小官贪腐,往往也涉及与群众息息相关的直接利益,小官贪腐严重损害干部形象,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极坏。因此,对于村官腐败不容小觑。
村干部腐化堕落的问题不是个案,有利用公款出境旅游的、有对惠农资金雁过拔毛的、有涉黑涉赌为害一方、有利用职务承揽工程等等。总之,村干部这支队伍,可以说鱼龙混杂、管理不易。
彻底清除村官腐败,恐怕还得从严把村官入口、严格管理、规范操作、从严监督、严肃查处多管齐下,让村官腐败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切实锻造出一支真正为村民办事的村官队伍,真正营造风清气正的和谐环境。
作者地址: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仁德中路88号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