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生姜、菠萝……在农产品价格不断下跌的情况下,农民很受伤,越发觉得农业真的是不赚钱。关键还是要找到合适的方式拓展销路,订单农业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农民解决了这个问题。订单农业的开展早有先例,其对于稳定农产品价格,保护农民利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还需要以土地流转为依托,全面推动订单农业的实施。
为什么订单农业离不开土地流转?
规模农业化的运作模式,有利于开展订单农业。将订单农业由企业与合作社和农民个人签订,扩展到合作社、农民个人和土地流转经营户,并以土地流转经营户为重点。而且土地流转经营户因是“规模农业”,不仅产量质量稳定,一旦出现违约行为,更便于通过法律渠道进行维权,而且相对同散户进行维权成本也比较低。通过土地流转经营大户实施订单农业,让散户农民更能够看到诚实守信的契约精神所收获的效益与成果,进而带动散户农民契约意识的提升。
传统经济思想落后,土地流转大户具备有契约精神。由传统小农经济思想带来的契约意识差,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落后观念,要一下子扭转过来也绝非易事。这就需要有一个过渡平台,让“失信”农民能够认识到契约模式下的订单农业,在应对市场风险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感受到只有尊重契约,共同履行订单合同,种养的农产品才能有效规避过山车式的市场风险,才能持续稳定的“旱涝保收”。
以点带面,化繁为简。在社会和部分农民征信尚不能完全满足订单农业的基础条件时,通过土地流转为依托,将订单的供货方“化繁为简”,由向散户农民签约转变为向土地流转大户签订,走“以点带面”的路子,最后实现“共信”“共赢”。
土地流转在农业现代化经济中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订单农业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产物,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较先进的运作模式,自然离不开土地流转的支持。没有土地流转,订单农业将面临“无米之炊”的困境,因此全面推行土地流转是农业的当务之急。如今,全国的多个地方已经率先实现了土地流转,也有许多地方还未实现,已经实现的地方农业经济呈现较快发展,这事趋势,也是必然。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头条号 土银网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