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视察时,对“三农”重视关切之情殷殷可见。春节回乡,我既期盼就去年回乡调研了解的问题看变化、找答案,更期待就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做好“三农”工作探新路、寻良方。
“田得有人种”——关键是通过产业融合发展解决好“田该怎么种”的问题,让粮食生产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去年春节回乡调研,我对当地农村“一亩一年挣500元”、近三分之一的田地抛荒现象感到惋惜和无奈。我认为,破解这一难题,要按经济规律办事,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路子,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通过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竞争力,并保障农民获得合理的产业链增值收益。当下最重要的,是发挥政府作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加快培育市场主体;最管用的,是鼓励引导从农村走出去的农民企业家回馈故里投资农业;最迫切的,是引导土地有序流转、向大户集中,加快实现规模化经营、机械化耕作、市场化运作。
“村得有人住”——关键是通过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宜居宜业联动配套”问题。我老家所在村有300余户1500余人,但常住乡下的不到五分之一。我感到,解决这一问题,既要通过推进新农村建设解决宜居环境问题,更要为村民生产生活发展提供服务,让农民或是搞农业产业化发展,或是到工业园区打工就业,在当地就能获得好的收入。我想,只有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有好的发展,逃离农村就不会是唯一的路,扎根农村、守住家园者就会大有人在。
“贫得有人扶”——关键是把“脱贫攻坚”作为最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解决好“一个也不能掉队”的问题。过年走亲访友,依然见到有不少村民日子过得甚是艰难。我深知,民生问题无小事,民生问题也无易事。村民们对中央和省里新一轮扶贫工作充满期待,并对前期贫困户摸底建档、最低保障等工作给予认可。我更期盼,各级党委、政府在落实共享发展理念上,采取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大、作用更直接的举措,使扶贫开发工作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让包括贫困户在内的所有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
作者单位:省委组织部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江西日报2016年3月10日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